有书君说他是天下高士;他是齐国的雄辩家;他是李白称赞的风流倜傥之人。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诗仙李白为他写下13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仲连,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他又名鲁连,尊称“鲁仲连子”或“鲁连子”。凭借能言善辩的本领,鲁仲连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潇洒登场,成为稷下学派的代言人。没有宏大的言辞,没有夸张的辞藻,鲁仲连的每一次言论都表达得非常实在,可谓“不尚空谈,唯务时事”。不说则已,但凡开口,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世人皆知“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好客养士,广揽人才。其实,孟尝君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礼待贤士的。那么,他是如何成为无数名士心中的贤君呢?《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仲连“两难孟尝君”。在第一诘难中,鲁仲连这样批判孟尝君:“你真的喜欢贤士吗?过去,齐顷公的儿子雍门子供养椒亦,阳得子供养人才,给人才的吃穿用度都和他自己一样。他的那些门客,都愿意为他们效死力。可是你呢?你比齐顷公的儿子公子雍门、阳得子还有钱,养的“士”比他们还多,可是愿为你效死力的,有几个?”孟尝君脸一红,是这样辩解的:“那是我没有得到椒亦那样的贤人,不然我也有为我效死力的人。”接着,鲁仲连用了对比的方法:“孟尝君给每匹马都披着锦绣做的马衣,吃着豆子和米类这些高档食物;后宫的妃子穿的是上等衣,吃的是上等饭。他优待马匹、后宫妃子,但对待贤士却没有那么重视。”最后,鲁仲连告诉他,应该一视同仁,厚待所有的士,这样才能求得贤才。鲁仲连第二次“为难”孟尝君,是因为他看不上门客中的某个人,想赶他走。鲁仲连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猿猴在水面游,动作当然没有鱼鳖灵活;让良马与狐狸比赛攀登危岩,良马也不如狐狸。曹刿适合打仗,挥舞三尺剑,有万夫不当之勇,假如让他去种田,他恐怕连个农夫都不如。”意思就是说,量才适用,才能人尽其用。最终,孟尝君放弃赶走门客的打算。鲁仲连以直谏的勇气,让孟尝君成为一位宽厚爱人、尊贤重士的领导者。鲁仲连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做的两件事。一件叫“义不帝秦”,一件叫“一箭定聊城”。据《战国策·赵策三》记载,公元前年,长平之战爆发,秦军大胜,并“坑杀”赵国40多万降卒。秦军并未罢休,继续进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赵国尊秦王为帝。就在“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平原君,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客游赵国邯郸的鲁仲连站了出来。开口就问:“秦人就要打到你家门口了,你难道不想反抗,任由他们欺负?”看在平原君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鲁仲连见了魏国使者新垣衍。新垣衍有意劝平原君尊秦王为帝,但鲁仲连想请魏国援助赵国。新垣衍推辞说,魏国害怕秦国,与秦国相比,魏国甚至就像秦国的奴仆。鲁仲连吓唬新垣衍:“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意思就是说,我让秦王把魏王烹煮剁成肉酱。这话,把新垣衍吓坏了。鲁仲连接着举例子: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商朝纣王的诸侯。九侯把美丽的女儿献给殷纣,殷纣却认为她长得丑陋,于是,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刚直,敢于提意见纣王又把鄂侯杀死做成肉干。文王只是长长地叹息一声,纣王就把他囚禁在监牢内一百天。秦国称帝后会对魏国产生什么影响呢?鲁仲连这样说道:“秦国是万乘之国,魏国也是万乘之国,本来各有称王的名分。现在,只看秦国打了胜仗,就要顺从地称它为帝,这让大臣们连奴仆都比不上。如果秦国贪心不足,还会更换诸侯的大臣。他要罢免他认为没有才能的人,换上他认为贤能的人,罢免他憎恶的人,换上他所喜爱的人。还要让他的儿女和搬弄是非的姬妾,嫁给诸侯做妃姬,住在魏国的宫廷里。最后,魏国变成了秦国的傀儡,魏王怎么能够安安定定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怎么能够得到原先的信任呢?”新垣衍听了不寒而栗,他离开赵国,放弃称秦国为帝。秦军主将听到魏国不称帝的消息,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就在这时,魏公子无忌带兵前来援助赵国。如果说靠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游说,可能还只是体现一位辨士的基本实力。但,能让鲁仲连从众辨士中脱颖而出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鲁仲连知进退。邯郸之困解除后,平原君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最终也没有接受。于是,平原君设宴答谢鲁仲连。酒喝得正起劲的时候,平原君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所以被天下人看重,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除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做生意,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最后,鲁仲连辞谢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再相见。作为一名辨士,最难的就在于知进退。勾践灭吴之后,范蠡懂得退隐,泛舟五湖,落得逍遥自在。而文种不知进退,最终被越王赐死。鲁仲连懂得进,在天下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史记》中,记载了鲁仲连“一箭定聊城”的故事。聊城本来是齐国的城池,在被燕国夺取以后,齐国一直想办法夺回聊城。可是,齐国大将田单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兵们死得死、伤得伤,却还是攻不下。就在这时,鲁仲连写了一封信,包在箭上,射进城去,到了燕国大将燕冲那里。燕冲看了他的信,哭了好几天。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呢?首先,鲁仲连要燕冲敢于决断,否则就是不忠、不勇、不义之人。接着,他分析了各国带兵的情况。楚、魏两国军队都先后从齐国撤回,而燕国救兵又没到,这时,齐国全部的兵力准备全力攻打聊城。并且,燕国正在发生动乱。摆在燕冲面前的,有两个退路:一个是保全兵力回燕国镇压动乱,一个是投降齐国。这两种选择虽然都是做逃兵,但好歹保住了性命。鲁仲连已经给燕冲做出了选择,但燕冲心里始终在纠结。他想要回归燕国,却担心已经产生嫌隙,怕被诛杀;想要投降齐国,却因为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后被侮辱。他长叹一声:“与其让别人杀死我,不如自杀。”之后,聊城大乱。齐国大将田单终于拿下了聊城。一封信退十万兵,鲁仲连又立下奇功。齐王想要封给他爵位。鲁仲连听后,连忙潜逃到海边隐居起来,他最后说了这样一句:“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与其一身富贵而屈身侍奉他人,我宁可一生贫贱,却能轻视世俗,而放任自己的心志啊。太史公司马迁这样称赞鲁仲连:他能以布衣身份,纵横快意地放浪形骸,不屈服于诸侯,评论当世,连大权在握的公卿宰相们都不得不折服。在功成的时候,避开名利的诱惑,的确是一种智慧之举。懂得了如何退,不仅能保全自己,还能获得真正灵魂上的自由。《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中,魏安釐王曾问国相孔斌,谁是天下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能算一个。”安釐王并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这时,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意思是,不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坚持不懈地演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君子。每一次救天下于水火,每一次功成之后急流勇退。唐代诗人李白游历齐鲁大地,临别时写了一首《别鲁颂》: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懂得进退,让鲁仲连成为一名优秀的辨士。鲁仲连也用一生中的两进两退,告诉天下世人:进可兼济天下,退可独善其身。进退自如,才是人生最自由的状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