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天敌 >> 诗眼睛好诗点评汤养宗宗小白西厍等2
点评诗人:蒋登科/蓝野/谷禾/顾北/杨庆祥/杨碧薇/冯娜等
所读诗人:
汤养宗/宗小白/西厍/江西三子/一度/崔岩/袁丰亮/王峰/彭魏勋/温小词/贾小岛/张光杰/浪黑/石语/王学芯/刘山/王明法/徐琳婕/张进步/北苇/惠永臣/语久盈盈/英名/雅北/一涛(排名不分先后)
▋寻虎记
汤养宗
如果没有意外,我养在寺院里的猛虎
已经能诵经,抄卷,主持功课
可谁也没有认定这是觉察而非思辨
有一些腥味走动在月色里
还有一些吼声像失败的魔法,成为
无效的传奇,国家的词典
继续反对我写下这些含糊闪烁的镜像
可要申辩的是,每一个夜晚
都是古老的夜晚,微风的脚步声
也是来回走的,大殿里大香袅袅
偶有不合群的木鱼游离而去
铁塔有不安的心,藏经洞还有另一个出口
有人在寺院围墙外喝酒
皮肤慢慢长出了花纹,声音变尖利
他开始用反驳替代所坐的位置
忽地夺路而去,目击者仓皇作证
院内那棵菩提树突然着火
我寻常死死看守的语言深处,手脚大乱
在一块岩石上摸到了皮毛
又听见有人喊我师父,耸了耸斑斓的肩膀
诗的题目叫《寻虎记》,但作者所写不是真正的虎,而是修炼者的心中之虎。“记”一般在一些带有叙述性特征的作品中才使用,而这首诗不是叙述,不是讲故事,可以见出作者所“记”是一种体验,一种心情,一种感怀,甚至是一种幻觉,一种情感投射。作者所借用的场景很特别,寺庙是修炼的场所,在这里发现的“虎”可以肯定不是现实中的虎,而是没有摆脱的红尘俗事。作者说“这是觉察而非思辨”,只不过别人没有觉察到,体现了他的清醒与敏锐。他强调的应该是前一种状态“觉察”,即通过心灵而获得的感受,而不是通过推理获得的思辨。寺院的整体场景和通常所见没有多少差别,但作者发现了“铁塔有不安的心,藏经洞还有另一个出口”,也就是说,即使在寺院,也存在一些不遵循既定规则的人或情形,甚至“有人在寺院围墙外喝酒”“皮肤慢慢长出了花纹,声音变尖利”,这和寺院的规则是相悖的,于是带来一场“大乱”:“目击者仓皇作证/院内那棵菩提树突然着火/我寻常死死看守的语言深处,手脚大乱”,这是众人对于“虎”的反应。恰好这个时候,“又听见有人喊我师父,耸了耸斑斓的肩膀”,原来这首诗是以师父的口吻写出来的,而那个不遵守规则的人,也就是“虎”,是他的徒弟,是他的衣钵传承者。这是一首很别致的诗,但也是一首不好解读的诗,作者写一种规则的打破,建构的场景看似真实,实则虚拟,作者通过虚实相生的方式写这样的事实,没有对事实本身进行评价,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师父对“虎”的认可。这样的作品带有魔幻、超现实的特征,从文字表面读出意义有一定障碍,需要感悟,需要挖掘文字背后的所指。
(蒋登科)
诗人简介:汤养宗,年白露生,闽东首府霞浦人,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入诗坛,世纪初曾与友人一起主持过网络诗歌论坛。出版有诗集《去人间》《制秤者说》《一个人大摆宴席汤养宗集》等七种。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丁玲文学奖诗歌成就奖,储吉旺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扬子江诗刊》诗学奖,新时代诗论奖等奖项,并写有部分诗学随笔,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播。
蒋登科,诗歌评论家,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诗歌翻译及散文、散文诗创作。
安琪,本名黄江嫔,年2月生于福建漳州。第三说诗群成员。写诗、画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独立或合作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卧夫诗选》。出版有诗集《极地之境》《美学诊所》《万物奔腾》《未完成》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等。诗作入选《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教程》《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中国新诗百年志》等。现居北京。供职于作家网。
▋马群消失
宗小白
马群消失。但马还在,追踪过长鬛的风还在
在内心的旷野中
那风总是带着一点点泥土的
气息,带着雨水的腥味。带着两个人
背对背走得很远了,极度需要的一种宽慰
像天空宽慰任何方向的飞鸟,落日
宽慰无故潸然的人
像马群消失,马仍踟蹰不去,低头啃嚼青草
像爱已逝去。但仍会留下那些
不顾一切,深深爱过的人
作者深谙诗歌的转折之道,起句简单、直接,描述自然、沉着,结尾处再转到美好而坚定的爱情上来,在作者的巧妙表达之下,通过诗歌的含蓄委婉道出了爱的惆怅与执着,让读者丝毫不觉突兀。
“在内心的旷野中”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呼应了作者最终要表达的爱的坚守。而诗中写到两个人背对背走得很远了,其实是一条暗暗的主线,这样就使细节、形象的描述与内心世界相互映衬,相互比拟,外部与内心平行向前。这样写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作者却如信手拈来,自然流畅,整首诗如古人词话中所言,情致缠绵,不觉沉闷。
这应该是一位以短诗见长的作者,这首诗的节奏与结构都值得赞赏,仅仅十行的短诗能看得见作者落笔的广阔、自在。诗中的天空、飞鸟、落日、马群,大地之上和内心里奔跑的一切,无不为作者所要传达的爱而存在。爱的离去与坚守是生命中难以说清的矛盾,诗人的使命不在判断,不在将生命历程中的矛盾讲清楚,而在通过具体细节和情感的呈现传达丰富动人的人生经验。
这首诗写爱情却见苏辛气派,豪放铺陈,又能婉约收之,节奏把握适度,是一首读来舒适的诗。在纷乱的现代社会,我们会从这首想象丰富、婉约含蓄的诗里找到慰藉。(蓝野)
诗人简介:宗小白,女,江苏省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如果,你的生命里没有火》。
蓝野,年1月出生,山东莒县人。出版过诗集《回音书》《故乡与星空》《浅妄书》等,曾获泰山文艺奖、华文青年诗人奖、《青年文学》年度诗歌奖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编辑奖。
▋立春有鸟鸣
西厍
梅开三分,雨水暂停。
我所理解的自然醒是被一阵鸟鸣
吵醒。
没有比这更自然的醒来——
鸟鸣像一条解冻的小溪只闻其声,
不见其形。
近来,远去。
远去,近来。
在两声湍急的鸟鸣之间,
是清澈到见底的寂静。
当我推开一条窗缝,
最新的两声鸟鸣非仅湍急而且
冰凉——
我所经验的春天,
从一脸冰凉的鸟鸣开始。
初春时节,读这样一首清新自然、隐忍节制、语感优美的诗,极易与作者产生共鸣,有一丝况味复杂、令人欣喜的春风从眼前吹拂了过去。
诗中的鸟鸣被一步步在初春的情景中推进。鸟鸣是声音,鸟鸣是美好的声音——“我所理解的自然醒是被一阵鸟鸣/吵醒。”“鸟鸣像一条解冻的小溪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接着鸟鸣是无声,是忽远忽近后的寂静——“在两声湍急的鸟鸣之间,//是清澈到见底的寂静。”再接着是感觉,鸟鸣声是冰凉的。一种冬去春来的细微感受层层递进,运用通感的手段,将似乎是可以触摸的感觉处理得精准而巧妙。
不说一声鸟鸣,而是一脸冰凉的鸟鸣,让你立即感觉到那声鸟鸣就在眼前,那种初春带着寒意的滋味与气息,是有些美好的冰凉了,毕竟春天已经到来。作者这里的感觉传达特别细腻,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那种美好,不是一口喊出来的美好,而是如春的脚步悄然而至的美好。
这是一首当代诗歌里的“春眠不觉晓”,有着一种沃伦与弗洛斯特般的纯净和自然。但作为一个诗歌编辑,忍不住要说,我反对逗号之后空行分节,也反对连词后面空行分节。我认为这是当下诗歌的一种通病,需要引起写作者的注意,汉语诗歌的节奏应该也能够做到符合汉语语法的规范。(蓝野)
诗人简介:西厍,上海市作协会员,区作协副主席。已出版诗集《站在秋天中央》《忍冬花,或一个人的黯淡》《十一月的平原》《人间石》四种;散文诗集《万物收藏月光的方式》一种。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上海诗人》《上海作家》、文学报、《诗歌月刊》《中国诗人》《中国诗歌》《青年文学》《散文诗》《星河诗刊》等报刊。获中国诗歌学会第三届“大众传媒?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年度星星中国散文诗大赛优秀奖等。
▋鹤鸣记
江西三子
在枯败的莲塘,一片浅水中
有一群白鹤
优雅地游动,伫立
一只,两只,三只
那是神的孩子
和人间,偶然打了个照面
咯咯,咯咯——
整个晚上,不眠的耳内
总回旋着一种声音
杂糅在
隐约的,我五十岁的风声里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诗歌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从简入繁,再化繁为简,不是艺术的退步,而是阅尽天下的“返璞归真”。唯归真,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容呈现凡俗生活的诗意。
诗的第一节呈现这样一个完整的画面:莲塘、浅水、枯枝败叶,灰暗背景和优雅游动的白鹤,构成了截然鲜明的对比,并在对比中彰显白鹤的生命力,由此奠定以观察为立足点融合个体经验的想象。第二节,白鹤的高洁形象通过被喻为“神的孩子”得以强化,因为有了第一节的基础,这样的强化并不显得突兀。第三节作为第二节的延续,书写视角从视觉转到听觉,写画面和由此带动的想象给诗人的心灵震荡,至于究竟联想到了什么,诗人则把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只是通过模糊的“杂糅在/隐约的,我五十岁的风声里”给予一种时间指引,留下一条草灰蛇线,让逼仄的诗意空间得以豁然开朗。
我们愿意把这种“引而不发”理解为独辟蹊径和写作者的“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然,也可以当成对百味杂陈的言说的“无力”。诗人的书写如果更具体和清晰一些,那可能就是另一首完全不同的诗了。
(谷禾)
诗人简介:三子,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参加诗刊社第19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松山下》《镜中记》,现居南昌。
谷禾,生于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作,著有诗集《飘雪的阳光》《大海不这么想》《鲜花宁静》《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北运河书》《世界的每一个早晨》,小说集《爱到尽头》,散文集《黑棉花,白棉花》等多种,现供职于某出版单位。
▋雪后黄山
一度
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
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
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
这些仰望星空的人
都被排列成岩石磨成的句子
他们说,雪后,山中水潭
更加饱满。雪死后,更多的雪花
铺上新一轮的致辞
这是一个给死下了更多奥义的过程
也是给泥土更多的经幡
一只白鹇,在雪地上翻找着
像我送给别人的诗集
总是题上“适合有空的时候翻翻”
同样是翻阅。它的理想
比我崇高得多,它要从地下
翻出琴音。翻出制琴的桦木
耳朵里空余过的流水和风声
我没有去过黄山,也就无缘一睹雪后黄山的胜景,但并不妨碍我对黄山观雪的想象。读这首《雪后黄山》,大体可以按三个层次来梳理:1、雪后的山;2、雪后黄山;3、作者眼中的雪后黄山。作者的书写没有任何铺垫,开篇直接入题,“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显然是雪后放晴,众人仰望星空的时段。作者也是众人之一,他首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