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习性 >>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有杀死幼崽的残忍行为
灵长类动物的杀婴行为
25年前,哈佛大学的女研究生莎拉·哈迪翻山越岭来到印度干旱、荒凉的阿布山区,开始研究印度哈努曼叶猴。长着一张黑脸、身体呈沙色的哈努曼叶猴在当地被人尊为神灵,人们碰到它们时常常会施舍一些食物给它们吃。渐渐地,猴子们便聚集到了城镇附近,种群密度急遽膨胀,猴群过剩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非正常暴力行为的增多。
哈努曼叶猴栖息在阿布山区的哈努曼叶猴群体组织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一只雄猴(个别情况下有两只雄猴)与一群雌猴以及它们的子女生活在一起,雌性幼猴长大后仍留在本群内,雄性幼猴长大后则须离开本族群。另一类是由离开原族群的雄猴所组成的小帮群。
哈迪看到的情景是,在一个猴群里,猴子们熙熙攘攘地挤作一团,幼猴四处玩耍,忽儿蹦到雄猴的背上,忽儿拉拉雄猴的尾巴。雄猴显得冷漠,但基本上还能容忍这些顽皮的小家伙的骚扰。偶尔雄猴也会被惹恼,但并没有发展到要对幼猴动粗的程度。不过,当有外来者试图进入猴群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外来者要么是来自雄猴帮群的雄猴,要么是来自另一个族群的雄猴。原来掌控一群雌猴的雄性猴王将受到外来者的攻击,最终会被赶出猴群。哈迪亲眼见证了许多发生在猴群中的“政变”行为。她还发现,当原猴王被赶出猴群后,新猴王经常追逐猴群里的幼猴,而这些幼猴都是原猴王的孩子,不久后一些幼猴就会神秘地消失,而接下来篡位者就开始与雌猴进行交配了。虽然哈迪没有亲眼看见幼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一位当地人告诉她,他曾目睹一只雄猴杀死了一只幼猴。
哈迪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使她突然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当一只雌叶猴哺育孩子时,它是无法怀孕的;而当它停止哺乳孩子后,就有可能怀孕。因此,如果雄猴杀死了雌猴的孩子——那些与它没有血缘关系的幼猴,雌猴就有可能怀上雄猴自己的孩子。
在哈努曼叶猴社会中,一只雄猴的统治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这段时间对于幼猴来说非常关键,因为任何一只幼猴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在新猴王出现以前断奶。由此看来,雄性叶猴的这种杀死幼猴的行为——后来被称为“杀婴行为”——实际上是雄猴为了尽可能多地生育自己的后代而进化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哈迪将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结果遭到了当时大多数研究叶猴的科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生活在野外的哈努曼叶猴从未被发现有杀婴行为,在阿布山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是因为人类的投食行为使叶猴进入了一个更加拥挤的生活空间,它们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栖息环境,从而使许多闯入新族群的雄猴变得更加暴力。换言之,阿布山区的叶猴只不过是变得有些不正常而已。
这种观点实际上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动物社会是一个平和的社会体系,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作用,并为获得更多好处而恪尽职守。动物社会,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社会,常常被描述为人类应当效仿的“理想社会”。
不过,也有科学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就像鸟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样,鸟与鸟之间的社会交流方式同样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社会行为最终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的基因。动物社会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祥和的、充满理想色彩的和平社会,事实上,动物社会是由试图获取最大生育好处的一个个动物所组成,动物之间的合作行为只不过是基因利益竞争的妥协产物。
有关灵长类动物的杀婴报告还来自委内瑞拉的红吼猴、
卢旺达的大猩猩和乌干达的蓝猴,而近几年发现了更多的灵长类动物杀婴现象。
在苏门答腊岛,荷兰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哈努曼叶猴的近亲——托马斯叶猴。在经过8年的艰苦跟踪研究后,科学家们掌握了托马斯叶猴的大量珍贵资料。他们证实,杀婴现象的确存在。有人看见一只雄猴攻击一只幼猴,之后这只幼猴就消失不见了。还有人看见一只幼猴在遭到雄猴的攻击后身上留下很大一个伤口,两个星期后这只幼猴就死了。
与哈努曼叶猴一样,托马斯叶猴也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雄猴帮群和一雄多雌群体,但外来雄猴通常不会接管雌猴群体,而是采用偷袭骚扰策略:追逐猴群中的幼猴,有时则杀死它们。在外来雄猴的骚扰下,雌猴会一个个离开原猴王,首先是没有子女的雌猴,然后是那些孩子已断奶或死亡的雌猴。科学家认为,外来雄猴试图在猴群中制造不和,它们通过杀死族群中的幼猴来证明原雄猴是多么的不称职,从而让雌猴怀疑原雄猴的保护能力。雌猴则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判断,如果感觉到它们的首领越来越疲软,它们就会抛弃它。有时在“任期”即将结束时,老猴王会放弃对整个族群的保护,似乎是准备投降了。
事实上,在动物世界中,入侵雄性的杀婴行为并不是唯一的适应性策略。如果没有足够资源喂养自己所有的孩子,母亲也可能采取杀婴行为。成年者为了食物,或减少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也有可能杀死外来者的婴儿。
其他动物的杀婴行为
自哈迪第一次提出动物杀婴理论以来,科学家已发现老鼠、地松鼠、熊、鹿、草原犬鼠、狐狸、鱼、黄蜂、大黄蜂和蜣螂等都存在杀婴行为。有一位鸟类学家研究鸟类的杀婴行为。他选择两个鸟类家庭作为他的研究对象。一天晚上,他用枪射杀了一只雌鸟。第二天早晨,他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一只新来的雌鸟将雏鸟一只只叨起来扔出巢外摔死。几小时后,这位新来者就追着雄鸟要求交配了。第二天晚上,他用枪射杀了另一个家庭的另一只雌鸟,结果第二天早晨他看到了同样悲惨的场面。
在哺乳动物中,最有据可查的杀婴动物是狮子。尽管狮子的杀婴行为很少被人亲眼看到,但大量间接证据证明,狮群中的确存在这一现象。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外来雄狮只要一进入某个狮群,处在哺育期的幼狮的死亡率就会急剧增加,半年后没有一只幼狮能侥幸活下来。
不独凶悍的狮子,性情温顺的海豚也加入了杀婴行列。年至年间,在美国弗吉尼亚海滩上曾先后出现过9只幼海豚的尸体,受伤部位几乎完全相同,都是内脏破裂,大面积骨折。动物学家在对这些幼海豚进行解剖研究后认为,它们的死亡原因可能与狮子杀婴相似。一般情况下,雌海豚在丧子一到两周后便可与雄海豚交配。
动物的反杀婴行为
有句名言说:“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动物界也当如此”既然杀婴行为属于一种自然行为,那么在动物界中必然就存在反抗这种行为的行为。狮群中的雌狮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保护其幼崽上,以免外来雄狮谋杀它的孩子。雌狮这样做的代价是,它必须容忍别人的孩子来偷吃自己的奶,而这种现象在其他食肉动物中很少见。雌鼠能准确判断出接近其巢穴的雄鼠是不是杀婴者,如果是,它会立刻跳起来与之搏斗。针对杀婴者,动物幼崽甚至进化出这样一种保护本能:当有杀婴企图的雄性出现时,它们会一遍遍地高声吼叫。
在严酷的生存压力下,灵长类动物同样也进化出了反杀婴行为。哈迪在她的研究报告里指出,面对外来雄猴的杀婴冲动,雌猴并非被动地坐在一旁任由它们杀害自己的子女,事实正相反,雌猴会联合起来反抗雄猴的杀戮行为。一旦外来雄猴被控制,雌猴就可能选择另一种策略。如果雌猴已经怀孕,它会继续与外来雄猴发生性关系,通过这种办法达到欺骗目的,以使雄猴误认为它怀的是自己的孩子。
某些灵长类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进化出了长期姻亲关系。有科学家发现,大部分亚洲长臂猿都是一夫一妻制,雄性始终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活动,以保护其幼崽免遭其他雄性的攻击,而雌性交配时则喜欢挑选那些身强力壮的雄性作为配偶。长臂猿夫妇常常会夫唱妇和地一起吼叫,通过这种办法告知邻近雄性它们的孩子有人保护。一旦雌长臂猿失去了丈夫,它们就会变得沉默寡言,所有的活动都将悄悄地进行,以免被邻近雄性发现自己失去了保护者。
灵长类动物为何要结成长期姻亲关系呢?答案可能是,灵长类动物的幼崽特别容易遭到杀婴雄性的攻击,而灵长类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成熟期,与其他哺乳动物幼崽相比,它们缺乏防卫能力,容易暴露。此外,雌性灵长类动物大都喜欢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因此给雄性提供了杀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幼崽的机会。雄猴杀死幼猴就等于得到了未来交配的机会。杀婴带来的好处和机会促使灵长类动物更愿意结成长期姻亲关系,以便雄性能更好地保卫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