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童话世界里的色香味

发布时间:2023/12/12 15:37:58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位于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的故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曾经严重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认识视野狭窄,甚至一度出现辍学现象。年起,在原校长何夏寿的倡导下,学校开始正视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为载体实施“童话+”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童话育人之路。

童话+环境,校园弥漫绚丽的童话色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造就人,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借用公园布景的思路,以“童话+环境”的理念,将学校装扮成绚丽多姿的童话公园。

学校主教学楼的外观造型选自国家邮政局设计的邮票《小鲤鱼跳龙门》,有龙门、有浪花,还有跳跃的鲤鱼。所有楼舍的命名也充满童话色彩:教学楼叫“龙门馆”,综合楼叫“清水塘”,报告厅叫“童话苑”,就餐处叫“闻香阁”……进门的广场是大理石雕刻的童话作家金近,两侧是一群彩色塑胶制成的小鲤鱼。每天一进校门,学生总是不忘给“金近爷爷”敬个礼,还会搂着小鲤鱼玩一会儿。不久,校园广播唱响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这是金近为美术片《小猫钓鱼》创作的主题歌《劳动最光荣》。听到这首歌,学生纷纷跑向各自教室,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金近童话园”是学生最爱的打卡地。童话园原先是一块煤渣地,后来铺设了草皮,种上了不少水蜡树。在学生的建议下,学校将这些水蜡修剪成金近笔下的10个动物形象,包括《小鲤鱼跳龙门》中的小鲤鱼、《小猫钓鱼》中的小花猫、《狐狸打猎人》中的花狐狸等。学生熟悉这些故事、喜欢这些形象,一下课就会与这些童话中的“大明星”对话、合影,或者讲讲自己的学习收获。

学校颜值最高的区域要数“世界童话园”了。年,学校组织教师去山里捡来大石头,根据各个童话故事的内容,将不同造型的石头三五成群安放在一起,请学生用七彩颜料笔画成故事中的形象。为了营造故事情境,有的学生还从家里拿来了有关道具——有的拿来渔网,挂在石头故事《夏洛的网》旁边;有的拿来镜子,放在石像《白雪公主》前的草地上……

童话化的校园环境昭示着学校“尊重童心、培植童真、激发童趣”的办学理念。在注重校园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将校园文化具象化、物质化、艺术化——

童话校训。学校广泛发动师生参与,综合确立了“我真、我善、我美、我新”的校训。为了让校训更具儿童性,学校还在校训下面安排了4幅“小鲤鱼跳龙门”的卡通连环画。

童话校使。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小鲤鱼”的卡通形象,在校园的各类建筑物上挂起小鲤鱼在校园生活的各种造型,小鲤鱼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使者和文化符号。

童话校歌。童话化的校园催生了童话化的校歌,学校校歌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清新的童话诗:“小蝴蝶在唱歌,小蜜蜂在跳舞,跳龙门的小鲤鱼来带路,我们一起走进金近小学,游览童话王国……”

童话校标。学校的每一处标语读起来都非常有意思,这是教师和学生用他们特有的童话逻辑创作的:“你跳龙门我叫好,我跳龙门你喊棒”“迎着晨风说‘今天,我会努力’”“踏着夕阳说‘今天,我有长进’”等。

童话+学科,课堂充满浓郁的童话香

童话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其实就是利用暗示、移情等原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场。教师创设有童趣、有美感、有智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以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为纽带,通过读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等方法,将分散的知识、能力、智慧串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体。教师在教学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根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预测”,利用童话文体中常用的“反复”情节,安排了多次续编故事环节。当问到“长胡子一直长、长、长,还会长到哪里”时,一个学生说:“胡萝卜先生走过小桥,胡子跟着飘过小桥;胡萝卜先生走过公园,胡子跟着飘过公园。”在此基础上,教师借机问道“如果胡萝卜先生来到我们金近小学呢”,让学生预测童话、续编童话——

“我先试试这个胡子结不结实。如果结实的话,我今天没带橡皮筋,要剪一段做跳绳,还要再剪一段扎我的头发。”一个学生说道。

“我要问问胡萝卜先生,能不能让我剪下一截做我们足球场上的球网。”另一个学生一边比画一边说道。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会利用童话引出主题,通过讲述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道理,然后引出现实生活话题,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在教学“我们是朋友”一课时,教师讲述童话《等信》,通过青蛙与蟾蜍相互写信等信的故事,巧妙地向学生植入“好朋友就是互相关心”这个道德原则。

相对人文学科,数学、科学等学科似乎与童话很难融合。其实不然,数学教师也会借用童话形式开展教学。低年段教师利用“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加减法;中年段教师用“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大小。近年来,数学组还购买了大量数学绘本童话,一年级教师就利用绘本《让谁先吃好呢》,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比较”。教师表示: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故事结合,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童话+校本,课程彰显纯正的童话味

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育人中最具个性化、校本化的集中体现。学校自年开始设立了“童话”校本课程,每个年级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主题选编4—5篇童话,还会安排“漫步童话园”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总结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比如,一年级的单元主题是自然万花筒、精灵鼠小弟、聪明碰碰碰、多彩动物园、勇敢大比拼、多味糖葫芦、快乐过山车等,五年级的单元主题是温情的康乃馨、智慧的向日葵、成长的蒲公英、快活的风信子、善良的紫丁香、耀眼的红玫瑰、清雅的水仙花等。

课程采取主题大单元学习形式,在主题统领下呈现“一篇带多篇、课内带课外、阅读带写作”的特色。比如,教师在教学“成长的蒲公英”主题时,引出了4篇童话,分别是金近的《小老鼠吹哨子》、季颖的《青蛙卖泥塘》、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佐藤和喜子的《小老鼠》。通过阅读和鉴赏、梳理和探究、表达和交流等活动,教师又给学生拓展了《一只想生病的小狗》《那一定会很好》《一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一块烫石头》等中外童话,让学生明白优秀的童话应该具有“鲜明主题、有趣故事、生动情节、丰富想象、优美文字”等要素的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许多成长的道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化身为童话中的“物”或“景”,创作出一篇篇关于成长的童话故事。

“童话”课程极大促进了教师对童话文体的认知。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散文《父亲、树林和鸟》一课时,很巧妙地利用了童话情境。教师说道:“听说大家要学这篇文章,树林里的小鸟可高兴了。它们在唱歌呢,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有一只鸟唱的是,‘欢迎欢迎,欢迎你走进父亲、树林和鸟的世界……’”教师还时常借用童话元素开展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生字新词的朗读后,获得“3声百灵鸟的叫声”奖励;学生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后,获得“一串喜鹊的歌”奖励;等等。

“童话+”课程让一所农村小学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让一个个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健康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地不断成长着。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

《中国教师报》年11月16日第4版

作者:邵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6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