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生活环境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如观察月季花的形态和颜色;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例如利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形态,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等。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举例:阳光下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
(2)生物能进行呼吸(举例:生活在海中的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及呼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举例: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举例: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立刻缩回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举例:一粒种子种下去,条件适宜就会萌发,种子长成植株后会开花结果,果实内含有种子;破壳而出的小鸡喂养几个月后就能长成一只大鸡,鸟类能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细菌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现象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现象有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病毒除外。)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一般分为普查法(例如人口普查,时就要求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人)和抽查法(调查全国中学生在作业时间上网的情况,就只能选用抽查法)
4、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他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6、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举例: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空气等;生物因素有蚜虫、七星瓢虫、田鼠、蛇等,以及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等)
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提出问题时要注意把问题具体化,它是假设的基础,以疑问句形式呈现。)
(2)作出假设(假设建立在已有知识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通过探究去验证,一般情况下假设是一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已陈述句形式呈现)
(3)制定计划(通常实验设计只探究其中一个因素的问题,也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对照实验,同时实验设计应考虑注意事项,既要标明材料的选择及处理、实验器具和试剂,还要考虑实验程序及其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的,尤其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
(4)实施计划(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反映真实情况,往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5)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与其他人员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取长补短,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保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
8、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9、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0、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狼吃兔子),还有竞争(草盛豆苗稀)、合作(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蚁群中的蚁后、工蚁和兵蚁)、寄生(大肠杆菌和人;蛔虫和人)。
11、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虫媒花一般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也能影响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1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15、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举例:草兔子狐狸)
16、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富集)。(举例:草兔子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的营养级最高,数量最少,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17、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例如,人们为了保护放养的牲畜,消灭了狼,结果却使野兔大量繁殖,破坏了牧场)
18、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9、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2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举例DDT的例子P26想一想议一议),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1、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2、显微镜下的物像呈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物像可到视野中间。(如:物像偏向左上方,玻片就移向左上方,因为物像呈的是倒像)
23、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24、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应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
25、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26、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7、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切取的薄片制成,常用于固体材料观察如叶片)、涂片(经过涂抹制成常用于液体材料观察如血液)、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常用于半固体材料或微小生物的观察如西瓜果肉细胞)。
28、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29、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的是清水(滴水的目的是保持材料新鲜,防止干缩,保持细胞形状)(2)盖时要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盖玻片与载玻片大约呈45度,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染色时从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30、观察临时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
31、生物绘图时,要把细胞画在纸的左上方,右侧和下方要注字和书写书名。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
3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植物果实的酸甜苦辣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物质不同。(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细胞中的液泡)(3)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叶绿体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根系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
3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1)擦目的是以防上面的杂质影响视察效果。
(2)滴的是生理盐水(不同的动物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同,不同的液体环境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在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其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细胞需用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0.9%,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胀破。)
(3)染色时用的是稀碘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呈无色状态,不易观察其内部结构。稀碘液染色后可见较清晰的细胞核。)
34、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两大类:(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都是大分子):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都是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
37、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氧气,营养物质等)进入,无用的废物(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
38、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2)线粒体:将细胞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动力工厂。
39、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神奇的遗传物质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40、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实例中,从供核母羊中分离乳腺细胞并取出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无核卵细胞,二者形成融合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导入代孕母羊体内,生出的小羊像供核母羊。
4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
43、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4、细胞分裂过程:(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
(3)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45、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6、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7、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分裂n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
48、细胞分裂:数量增多,形态不变。细胞分化:数量不变,形态变化。
49、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50、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皮肤的表层属于上皮组织)
52、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皮肤是最大的器官,血管)
53、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
5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脑神经,脊神经)。
55、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6、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5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58、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举例根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机械组织等。
59、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
60、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疟原虫、
61、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
62、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代谢)、小核(生殖)。
6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酵母菌可用来发酵,草履虫可净化污水)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
64、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类似的现象发生在河流湖泊中,会形成水华)
65、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这一现象叫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共同的特征。
66、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67、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68、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
69、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②有些可供药(卷柏、贯众;③有些可供观赏(铁线蕨、肾厥);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70、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71、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由果皮和种皮、胚乳、胚三部分构成,双子叶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7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1)菜豆子叶2片,玉米子叶1片,(2)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3)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是连在一起的,菜豆是分开的。一粒玉米或小麦,它的果皮很薄,与种皮紧贴在一起,因此严格地说是果实。
7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7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
75、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会丧失生命力,种子则不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待气候适宜时再萌发。可见,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之所以能更适应环境)
76、裸子植物:(1)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2)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
77、被子植物:(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豌豆、荔枝、木瓜苹果、小麦、牡丹等。(2)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3)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78、裸子植物中苏铁是活化石,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银杏是活化石,俗称白果,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
79、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粒大饱满、胚是活的、胚的结构是完整的、已度过休眠期。(干瘪的种子或胚被破坏,储存时间过长,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
80、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81、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种子数×%
82、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洒一点水并放到橱柜中的2号瓶种子可以萌发,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其余三个瓶子为实验组。4号瓶中放较多的水,不能萌发,与2号瓶相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83、抽样检测: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84、抽样检测的方法:一、样本大小要合适,二、做到随机取样,三、检测方法要科学。
85、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86、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在根尖顶端,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小,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细胞越往上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成熟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87、幼根生长的原因:(1)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2)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88、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89、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
90、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芽中也有分生组织。
91、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叶制造有机物向下运输。肥料主要是提供无机盐。
92、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苗比蒸馏水培养的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无机盐。
9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94、植物生长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不同,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无机盐,开花结果需要含磷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缺少含硼的无机盐。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果树就会得黄叶病。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植物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95、一朵桃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6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
96、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或雄蕊和雌蕊。(看给几个空)
97、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豌豆。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媒介,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98、以风为媒介进行传粉的花一般都比较小,没有鲜艳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容易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容易接受花粉。举例,如玉米、水稻、小麦的花等;以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的花一般有艳丽的花,芬芳的花香,在子房基部还生有蜜腺,这样可以吸引昆虫。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举例,鼠尾草花、油菜花等。
99、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的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等活动受到限制,因此传粉不足,造成减产,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会造成减产。
、受精过程: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和果肉),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全部凋落(花萼、花瓣、柱头、花柱、雄蕊等)。花托常变为果实的一部分,花柄变成果柄。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授粉。(采集花粉,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该部位与吸水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根毛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应减少幼根的损伤,防止植物体因水分不足而萎焉。)吸收水分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是死细胞。除茎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
、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移栽植物时把叶子剪掉一些,减少植株的蒸腾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先要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取材料后要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下表皮需撕下一小块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叶片由表皮(上表皮与下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
、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或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可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二方面在炎热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三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步骤:暗处理夹黑纸片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检验清水冲洗观察叶色。(2)黑暗处放一昼夜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是为了:做对照实验。(4)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清洗之后叶片变成黄白色。(5)实验变量是光照。设置的对照实验为见光和不见光。(6)实验结果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变蓝,没产生淀粉。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幼嫩的果实、茎等,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判断)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
、有机物作用:一是构建植物体,二是养育了生物圈中其它生物。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
、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
、普利斯特利小鼠—蜡烛—植物实验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二氧化碳是变量。方法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试验中,植物材料是金鱼藻,气体充满试管1/2时取出。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种植农作物时,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萌发的种子能释放出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萌发的种子释放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燃烧的蜡烛放入萌发的种子瓶中立刻熄灭,说明种子萌发时吸收了氧。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是有差别的。
、促进呼吸作用的措施:农田适时中耕松土,遇到洪涝时及时排水,都是促进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时保持低温干燥,贮藏水果蔬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要想维持碳氧平衡,一是保护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二是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植被: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我国植被类型主要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我省属于落叶阔叶林。
、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仍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我国的草原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威胁。
、我国于年和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还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这项条例自年1月20日起执行。
、3月12日为我国每年的植树节.
学生在奋笔疾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