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形状 >> 因纽特人为啥不冷呢住雪屋,吃生肉
生吃海豹肉,你敢想象吗?这正是因纽特人的普通一餐,也是他们不怕冷的秘诀之一。因纽特男人带着他们的狗,把辛苦捕猎到的海豹拖回家里,交给女人来处理。女人先取出海豹的内脏交给孩子们吃,接着放出海豹的血,让男孩子们都喝上一口,这能让他们长成家里最强壮的勇士。接着把海豹的脂肪割下来,保存好以后当做照明的燃料,最后才把海豹肉切开。对了,还有功不可没的因纽特犬,剩下的骨头和肉都是给他们的犒赏,跟咱们吃东西的顺序刚好相反,因纽特人会先咬猪肉,再用刀割下来。几口生肉下肚,因纽特人肚子里踏实了,身上暖和了,脸上也泛起了红光。
到了夏天,捕猎变得容易很多,三文鱼组团回游成了最好的自助餐。因纽特人在冰上挖了一个洞,提前放好鱼叉,然后在鱼线上放上一小块肉做诱饵,放到水里不停抖动,只等着鱿鱼到洞口透气,看到诱饵要尝一口,因纽特人眼疾手快,一鱼叉下去就插中了他。因纽特人也会偶尔把鱼煮熟来吃,吃不完的三文鱼,女人们会掏出内脏简单处理一下,男人们则找到大块的石头作为天然储藏室,把这些鱼风干起来,等到冬季再找出来吃。
因纽特人在北极也不怕冷,秘诀竟然是住在雪里。因纽特人夏天住在兽皮帐篷里,冬天到了就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准备盖雪屋,材料又精挑细选。太蓬松的雪不结实,太密实的冰由于中间没有孔隙,不保温,只有被风吹过,有压实的雪才是最适合盖雪屋的材料。因纽特人先把雪切成块儿,在地上围出一个圆圈来,这就是雪屋的地基。每个雪块的顶面都要用木板削成斜的,这是为了把雪砖沿着螺旋形向上改成拱形。每个因纽特人都是天生的建筑大师,他们知道拱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还知道血块要摆成螺旋形才不至于垮塌。
小孩子们也帮着铲雪,他们产下来的碎雪刚好可以填补雪块之间的缝隙。封顶的时候,因纽特人会站在雪屋里,把最后一块雪砖仔细地放好,才从里面往外掏出门窗来。为了保证光照,他们还会在窗口贴上一块透明的冰。因纽特人会抱团生活,几乎人齐心合力盖房,两三天功夫就能盖出几个连在一起的雪屋。每个家庭住一个,中间还有一个能让大家一起活动的大雪屋。为了防止冷风直吹进来,雪屋门口还会修上一个小门廊。因纽特人就在这里吃着海豹肉,唱着歌儿度过又一个冬天。
住在零下50摄氏度的北极,因纽特人身上也是全副武装,男人们就地取材捕捉驯鹿和海豹,女人们剥下动物的皮,晾干之后分成纯天然的皮草。他们用的缝衣针是用海豹的牙磨成的,缝衣线是用风干的鱼肠做成的。因纽特人捕猎的时候,常常要在冰面上匍匐着接近猎物,为了不惊动机灵的海豹,他们的移动速度要非常缓慢,在冰面上趴一个小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是有这种厚厚的皮草保温,他们才能保持反应速度。虽然材料并不富裕,但因纽特女人会在衣服边上缝上漂亮的流苏,用野兔毛,狐狸毛做成小装饰品。也难怪,后来连史上大牌都仿照因纽特人的传统服装,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时装。
为了活动方便,因纽特人还精心缝制了手套和靴子。男人们又经常到冰上凿窟窿,脚上免不了沾水,所以靴子的防水性就格外重要。海豹皮无疑是最好的材料,制作靴子的时候,因纽特女人用力地咬着皮毛,好把它扭成合适的形状。这样的靴子不管实用性还是美观性,都一点不输大牌的雪地靴。他们还用野兔皮做成袜子,在靴子里放上干草当作鞋垫,走起路来暖和又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