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习性 >> 人会在同一个地方被绊倒两次吗经常馨期天
柳一一一个人会在同一个地方被绊倒两次吗?乍一看到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毫不犹豫的说“不可能”。但是,当你再细想一番,你会发现真正的答案是“完全可能,而且还可能是两次以上”。不信?回想下,相同的错误你是不是经常重复犯?来讲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儿。年10月,我开始运营一家淘宝小店。在12月份时,我犯了一个大错。我不小心点了一个钓鱼链接。接下来,灾难发生了。尽管我及时通过修改密码把账号抢夺回来了,然而,店铺架上的产品却在一瞬间全部被删除了。这意味着什么?辛苦两个月积累的所有产品销量数据、好评记录,统统消失了。我需要把产品重新上架,然后,从0开始积累销量。这几乎就等于新开了一个店。这件事对当时的我打击不算小。不过,这个打击并没有让我“吃一堑长一智”。又过了大概一个多月,我不小心又点了一次钓鱼链接,同样的灾难再次发生了。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竟然让同样的错误发生了两次。而且,这又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问题。只要我小心,就完全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后来读了一些关于思维偏差、认知误区的书,我才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很多人都会在同样的地方被绊倒两次以上。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和智力不匹配的低智行为,是因为我们在面对错误时,经常会掉入认知陷阱中。如果不去深入了解自己在面对错误时的认知活动,我们一定会重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1认知失调讲一个大家都听过的小故事。有一天,狐狸想吃葡萄。它用了各种方法,试图把葡萄摘下来。可惜,由于它太矮,又不会爬树,最终还是失败了。满头大汗的狐狸这时候的心理活动是:这些葡萄一看就没成熟,幸好我没摘下来,不然吃到嘴里会被酸死的。明明最初它被葡萄深深吸引,口水都流出不少。现在,怎么又开始嫌弃葡萄了?狐狸的心态从想吃变为嫌弃,只不过是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没吃到,又不想承认是自己能力的问题,好,那就换个角度去解释。这么一来,自我形象就不会崩。心理学家把狐狸的这种认知活动,给出了一个专业的概念,叫“认知失调”。当现实和内心的实际追求发生差距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保持对自我的良好感觉,大部分人都会重新解释自己的行为。这种重新解释,水分往往很大,经常会违背客观事实。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构建一个事实,以期达到自我安慰的作用。小狐狸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其实就是重新构建了一个事实。我为什么要说认知失调呢?在错误、失败发生后,现实和内心期待产生了不小的差距。我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下意识的对事情给出一个新的解释,这时,认知失调就发生了。正是认知失调的产生,阻碍了我们从错误、失败中学到有用的知识、经验。举个例子,比如我点了钓鱼链接,店铺被盗,产品被删除。我不想承认是自己对钓鱼链接缺乏了解和粗心大意导致的结果。这会影响到我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一塌,自尊心也就垮了。所以,我下意识重新解释了这件事情:是我运气太差了。到此为止,这件事情结束了。我根本没去分析对方给我发的链接有什么特点,对方的头像是什么样子。所以,不久之后我又中了一次招。我刚才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解释的非常详细。而事实是,在发生的当时,我对此根本一无所知。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对事情做出了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新解释。这才是可怕的地方。认知失调的发生,堪称神不知鬼不觉。悄无声息之间,你就重新构建了一套逻辑。几乎每个人都难幸免。这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偏差。从进化角度来看,这种思维偏差对我们无疑是有不少好处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对自我的良好感觉,让我们变得更积极乐观。不过,不同的人,认知失调的程度会有不少差异。越是固定型思维的人,越可能为了维护自尊而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因为任何错误、失败,对固定型思维的人而言,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他们时刻处于对自我的证明、评价的心态中,这也就导致他们更需要一种新的解释来避免自己被击垮。认知失调让我们在错误发生时,倾向于找到替罪羊来承担整件事情的后果。或者,我们会去构建一个自圆其说的理论。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干脆把错误忘掉,来维持自我的良好形象。2反刍思维认知失调会让我们轻而易举的遗忘自己所犯的错,还有一种思维偏差则是相反的效果,它会让我们对错误“念念不忘”,这就是反刍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一个人掉入另一种陷阱:不停的反复咀嚼自己犯下的错,遭遇过的尴尬,带来的负面影响。你的注意力被自下而上的吸附到了消极方面。反刍思维,看起来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