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中国文化对阴间的想象为什么中国人对鬼怪这

发布时间:2024/12/22 13:54:31   
在中国,提及鬼怪的话题总是被人禁忌,又让人充满好奇。对于阴间和鬼怪,千百年来中国人有无尽遐想。《聊斋志异》里有狐狸和书生的爱情,《西游记》里有惩恶扬善的阎罗王,佛家有六道轮回等等。那中国的阴间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到底是归佛教管还是道教管呢?这个过程很复杂,恰恰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中学课本上,有一副课本插图,叫做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这幅画分成三部分,上部分是天上世界,有人首蛇身的神灵;中间是人间;下部分是幽冥大地,一个大力士托举着大地,四周还有其他动物。这是来自上古的信仰,马王堆是西汉初年的墓,这时人们对阴间的想象还是早期的文明结构。阴间地狱叫做黄泉世界,漂浮着巨大的鱼类和海兽,归三皇五帝管辖。秦汉时代的信仰里,掌管阴间的神是北斗司命。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政治早熟,靠巫术维系的国家权力,很快就被礼法取代。从汉代中期开始,对阴间就有了描述,就是人死后不是去幽冥,而是住在坟墓里。轮回之说陶渊明写过一本志怪故事《搜神后记》,其中有一篇的主人公是东晋的志怪小说家干宝。故事里干宝的母亲因为嫉妒,在干宝的父亲死时,把他宠爱的小妾推进墓坑给活埋了。等到多年后母亲去世,兄弟们为了合葬打开墓穴,发现那个小妾就趴在棺材上,居然还有气息。把她救回家以后,小妾苏醒过来,说干宝的父亲在墓中的饮食起居和活着时一样,和小妾两口子日子过得不错。从此这个妾就有了预言吉凶的本事,在干家过了好几年。人死被勾到阴间去接受审判、进入轮回的那一套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佛教传入中国才有的。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佛教,在《山海经》里就有记载,东汉初年佛教从西北经由丝绸之路,从敦煌进入中国。走民间路线,把佛经故事画成壁画。从此,中国神话里出现了大量佛经故事,《封神榜》里面的哪吒、龙王都是佛经人物。佛经故事还带过来了各种地狱设定,比如在世界尽头有两大铁围山,山里有十八地狱,有各类刑罚,由阎罗王掌管,用于惩处在阳间造孽的人。这种既生动的故事,立刻征服了中国老百姓。解释死后世界是宗教的核心权力,人们接受谁的设定,就等于是皈依谁。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的阴间是鬼魂永久居住的世界,没有地狱审判和轮回概念。佛教地狱观的流行,对中国本土的信仰形成了打击。于是,道教赶紧制造自己的阴间,增加审判和惩罚功能。东汉时道教推出了一套阴间设定,补充了完整的鬼神班底。此外,巫师们继承了古老的巫术传统,擅长降神招魂,创立了一套专门对接死后世界的本土法术。文化融合这场争斗持续了几百年,和尚们不和本地势力正面交锋,而是融合的方式消化。有个人病死几天之后,突然活了过来,说自己死后被领到一个王府一样的地方受审。见到这辈子杀的牛羊牲畜都在那等着他算账。好在他生前供养过一个和尚,和尚来给他说情,说他在阳世造福比造孽多。于是审判的神去查生死簿,发现他不该死,就把他放了。这个审判者,就是地狱的阎罗王。阎罗王教育完这个人,就让和尚领他到四周转转,亲眼看看上刀山、下油锅是什么样子,叫他回去宣传善恶因果。这个故事就是以佛教为最终审判权,主导阴间秩序。地藏王菩萨和阎罗王组成的佛教阴间秩序,就成了世俗里面的阴间观念和结构。有一本小册子叫做《玉历宝钞》,里面的阴间既有十殿阎罗,还有望乡台、奈何桥这样的经典区域。这体现了佛教渗透了中国文化,倾向于融合和延续的特性,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体系,和儒家、道家共享成果。世俗的地狱信仰,对儒家有什么好处呢?传说古代四川有个地方是人鬼交界,这个地方有口井,当地人每年要烧很多纸钱扔到这口井,这是交给阴间的税收。有一个知县,上任之后就禁止了这个习俗,还不信邪下井去瞧瞧,结果在井里见到了阎王,还有“伏魔大帝”关羽。这类的故事,是儒家表达给老百姓自己的想法,如果在中国没有神的话,就没办法解释祖宗有灵,民间社会推行孝道,非常需要因果轮回。所以在中国古代,上自帝王、下到百姓,都习惯遇到麻烦,就把和尚道士、江湖术士找来,各自施法,看谁能解决问题。中国的文化秩序是维护世俗,大家的信仰不一致,但得符合现实需求。阴间的世界,本质上的作用就是符合世俗的生活需要,是维系现实和安抚焦虑的工具,阴间世界是中国人对世俗生活的延伸想象。今天中国人对于神明鬼怪的祭祀和崇敬,并不是盲目的迷信,而是寻求心理安慰。这是世俗之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朴素的愿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