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李泌小狐狸澎湃在线

发布时间:2023/5/21 14:13:26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场景三

肃宗朝

李泌奉玄宗命伴太子读书,交情甚好,但为杨国忠所忌,隐居名山。安史之乱时,太子在灵武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初即位时,身边文武官员不满30人,李泌千里助君,以布衣身份参与军国大事,规章制度、朝见礼仪,从无序到有常,无一不是尽心尽力,因常身着白衣,时人称“白衣宰相”。

一、政治

肃宗认为次子比长子聪明,故有意让次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李泌极力反对,认为这会导致将来的帝位继承问题,甚至会造成新的“玄武门之变”,不利于国体。

二、军事

对于叛军,李泌提出的计划是:“由李光弼、郭子仪两军分次出击,救头击尾,救尾击头,使其疲于奔命,而唐军以逸待劳。后使两军在范阳南北两面夹击,使叛军无路可逃”。若肃宗当年采纳了这一建议,不仅可以一举攻破安禄山的老家,且可使河北藩镇割据之祸从此消失。但君上私心甚于国体,不听。

三、归隐

遭肃宗宠妃张良娣、宦官李辅国忌恨,隐居南岳衡山。向肃宗陈述自己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

场景四

唐代宗元载

元载(-年),其人在代宗朝任相,设计铲除李辅国和鱼朝恩,视李泌为相位最大威胁,一再排挤。此时李泌“优游军府,而屈志下僚,示以不相逼代之势。”

(魔宝按:元载也不是普通人,历史中他只比李泌大九岁,活了64载,也算长寿,且元载在位时,李泌并没有选择再次隐居山中,而是优游军府,屈志下僚,为何以此法避祸,可以一思。)

蚌壳镶金錾花凤鸟纹香盒唐代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场景五

唐德宗韩滉、韩皋

德宗兴元元年(年),韩滉镇江东十五州,公忠清俭,贡献不绝。但个性刚严,不附权贵,遭到毁谤,说他大规模整修石头城,阴谋叛变。因此,在德宗朝任相的李泌和德宗展开了一段激烈的争论。

李泌说:“韩滉忠诚清廉,当时皇上离京在外,韩滉不改人臣的职守,一再贡献钱粮不断。且安抚江东十五州,盗贼绝迹。整修石头城,是因为韩滉见到中原纷乱,认为皇上可能南下到永嘉避乱,为迎圣驾作准备。这是为人臣子的忠诚无比,褒奖都来不及,怎么还加以责罪?”

德宗说:“按你的说法,连他自己的儿子(韩皋)都怕成这样,你怎么还敢为他保证再三呢?......你自己得小心不要太违抗众人的意见,要不然恐怕连你也被连累。”

李泌退朝后,仍然上奏章,用一家百口来保韩滉绝无二心。

几天后。

李泌说:“如今天下旱灾蝗害,关中米价昂贵,一斗米卖一千钱。仓库存粮日渐减少,而江东却大丰收。希望皇上将微臣的奏章发下朝廷公开出来,以释清群臣的疑惑,同时下诏给韩皋,要其立刻回京觐见。使韩滉感激圣上的信任,消除这阵子的流言可能引起韩滉的不安,而将江东的粮食迅速运来储备。这难道不是为朝廷吗?”

于是德宗下令,“即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并赐绯衣。”

韩皋回到润州告诉父亲此事,韩滉感动高兴得泪流满面,亲自到江边运发米粮十万斛。不久淮南节度使听到滉贡米,也贡米二十万斛。可以说有韩滉在,不但安了江东,且安了淮南,“运江淮粟帛入贡府,无虚月,朝廷赖之”。

(魔宝按:粮草足则朝廷安,此高瞻远瞩之大智慧也。)

李泌(~)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唐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六世孙。

有人说,人像钻石,每一面都是那个人,这里截取的只是李泌的几面,更多的会出现在《邺侯家传》《新唐书》中,不多赘述。史家笔下的李泌没有黑色,基本上是白的,最多有点灰。唐中期肃、代、德三君皆昏沉,不能想象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若没有李泌是一个什么的状态,我喜欢他历四朝,事三君而全身而退的伶俐智慧,无愧于“小狐狸”之称,至于他的人生抱负,用他的长行歌来结尾,想来再好不过。

长行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史家笔墨,不止寥寥,千秋万载,纷纷扰扰,喊一声:李泌小狐狸。愿你归来,此间仍是年少。

作者:观复魔宝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魔宝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6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