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她用动物拍出残忍童话,诅咒别人死去,揭露

发布时间:2022/8/15 18:19:57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40.html

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最通俗的解释方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对于整个系统都是毁灭性的。

这个系统是完美的,也是极度残酷的。每一个环节的物种,都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生存游戏。

而当人类进入这个系统,对于其他物种来说,真的只是致命的毁灭吗?

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从小和新疆野生动物们一起生活的初雯雯,用了二十几年,才搞明白这个问题。

很小的时候,初雯雯就开始诅咒别人死掉,从世界消失。

因为朋友濒死的眼神。

古丽是第五匹死在公路上的野马,当时只有四个月大。

它是一匹普氏野马,出生于卡拉麦里保护区的平原上。初雯雯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正跟在妈妈身后撒欢,在广阔的平原上享受着生来的自由。

其实古丽本不属于这里。上世纪80年代,曾经活跃于新疆准葛尔盆地的普氏野马,彻底灭绝。后来从欧洲引种回18匹,培养繁殖再放生,才有了如今奔跑在卡拉麦里平原上的古丽家族。

但“珍贵”的标签也未能改变古丽的命运。

(初雯雯拍摄的普氏野马)

那天它正跟着妈妈过马路,因为贪玩走得慢,一辆来不及刹车的运输牲畜的大车,就这样撵了过来。古丽的整个后腿,骨头全碎了。

初雯雯他们赶到的时候,古丽正无助地躺在路中间,看到有人类过来,挣扎着想站起来逃走。但每次挣扎,只有加倍的疼痛和更加粗重的喘气声。

古丽的妈妈,站在马路另一边,惊恐地望着自己的孩子,不愿离开,也不敢靠近,只能一声声哀叫。

初雯雯慢慢靠近古丽,它的眼睛瞪地大大的,满满的恐惧。

当时初雯雯8岁,那个眼神,就这样扎进了初雯雯的心里。

(图片来源于初雯雯微博)

“古丽”这个名字,是初雯雯起的,哈萨克语里“花”的意思。初雯雯希望它能健壮地成长,像花朵一样绽放在平原上。

没想到这朵花,还没绽放,便丧命在血泊中。

这一天,在这条横穿保护区、象征着人类文明的马路上,在古丽尸体旁边,初雯雯开始憎恨人类。

姥姥经常说,“雯雯是个祸害。”

她不赞同雯雯一个女孩子,像个男人一样,要不拿着铁掀,要不扛着摄像机,灰头土脸就往山里跑。“我说你一个女孩子,学点别的专业,她就不愿意,就喜欢这个,没办法。”

姥姥担心雯雯的身体。

初雯雯总是一听说哪里有野生动物受伤,就饭也不吃,什么也不顾,第一时间赶去救治。“救不活还哭,哭得那个伤心啊,她一哭我也哭。”

前段时间,警察送来了两只爸妈都死掉的小狐狸崽,还发了段视频,初雯雯哭着看完。

这两只小狐狸被发现的时候,正躺在死去的妈妈的怀里,饿的奄奄一息,爬都爬不动。

它们的妈妈,误食了中毒的老鼠,死在了洞口。然而工作人员勘查现场后发现,其实狐狸妈妈早早就不行了,爬行了多米,硬是撑到洞口才断气。

而两个崽,就是靠着已经死了的妈妈剩下的一点点奶水,坚持到了被救助人员发现。

两只小狐狸太小了,巴掌那么大,眼睛都还没睁开,身上满是跳骚寄生虫。初雯雯没底,担心地睡不着,整夜拿着奶瓶守着它们,只要小狐狸状态稍微好点就给它们喂奶。

这么多年来,这样的救助,初雯雯做了无数次。曾经为了照顾一只断了尾巴的跳鼠,定时打针注射喂吃的还要收拾窝,她好几个晚上没睡。

姥姥太心疼,就帮着她照顾,说她是“祸害”。

而对于初雯雯,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似乎是长在基因里的东西。

上世纪90年代,父亲初红军从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被新疆的黄羊吸引,来到了这片被乌伦古河滋润着的广袤大地上,开始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援疆大学生。

在这里,初红军度过了自己的青壮年时代,亲历了普氏野马的引种与野放,见证了草原上的黄羊更替了两代,走遍了被乌伦古河滋养而割裂沙漠生长出来的绿色长廊。

从意气风发到拄起拐杖,30年就这样过去了。

而那个一开始在屁股后面哼哧哼哧追着他的小女孩,渐渐走在了他前面。

(初雯雯跟着爸爸救治黄羊)

2岁,初雯雯就被爸爸夹在嘎吱窝里出野外;

7岁,自己背着包跟着爸爸的研究团队,翻山过河;

10岁,跟随队伍去救灾,扛着野生动物的尸体,在雪地里闷声走一路。

18岁离开新疆,大学毕业后又回来,她始终无法放下那群总是生活在恐惧中的动物们。

从小到大,初雯雯见识了太多野生动物的“狼狈”——

狼,在故事里,是能威胁人类生命的凶猛野兽;但现实是,狼已经怕人怕到了极致。

(初雯雯拍摄)

西部大开发,浩浩荡荡二十年,铁锄挥向土地的同时,也挥向了狼群。

遭受残酷打压持续到现在,狼已经将用两条腿走路,带着一根棒子的生物,认定为超级危险的物种,闻到气味就夹着尾巴躲得远远的。

要是有人前一天无意间经过它们的洞口,第二天它们就会把整个窝搬走。

初雯雯团队曾分析过狼的粪便,这个以肉为主食的动物,如今食物里70%是老鼠、植物和昆虫,仅有的10%的羊肉也是捡的死羊。它们已经不敢觊觎牧民的羊圈了。

在新疆阿尔泰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活着一种古生物,如今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父亲把它们交给初雯雯的时候,只剩下多只,比大熊猫还稀有。

它们叫蒙新河狸,被称为古脊椎动物的“活化石”,和恐龙是一个时代的生物,在残酷的进化中幸存下来。

(初雯雯拍摄)

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它们见证了恐龙的称霸和快速灭绝,也见证了人类的登场和对地球的改造。

也是这几千万年的逃生,大自然教会了它们在河边筑巢,修水坝蓄水掩藏洞口,也让它们成为生态系统里不可少的一环。

有河狸的流域,会被河狸建水坝围成一个小池塘,河狸的粪能养活这里的一些水草和藻类。有了水生植物,鱼儿便会到来,鱼类又会吸引生物链中的水鸟、狐狸、金雕、獾类等。换一句话说,有河狸的地方,就会变得生机勃勃。

只不过,如今乌伦古河流域两旁的灌木柳,经过人们世代的砍伐,已经差不多“秃”了。生存环境的恶化,河狸一点点消失。

地球46亿年生命,如果将其压缩成一年,人类出现的时间是12月份最后一天接近午夜的短短5秒钟。但这5秒,却是无数物种的至暗时刻。

(初雯雯拍摄)

初雯雯亲眼见证了一对河狸夫妇冻死在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里。

这一年它们像过去的很多年一样,在秋天的时候在洞里储存过冬的食物。但这一年冬天,河流水位下降,吃的被冻住了。河狸爸爸妈妈想从冰面上掏个洞,拿出吃的,但冰还没打穿,它们就被冻死了。

家里的宝宝们,在捱了一个礼拜后,也饿死在了洞里。

初雯雯发现后,“嗷嗷开始哭,在那儿活生生把自己给哭吐了”。

二十多年来,初雯雯的眼泪,大都流给了这些野生动物。

泪水落下,仇恨生根发芽。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初雯雯的想法是做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让人们看到它们的可爱,多怜爱它们一点。

想拍出灵动自然的野生动物,挺苦的。

初雯雯经常要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呆上十天半个月。有时候为了不影响动物,不能有太大的动静,初雯雯吃喝拉撒都得在一个帐篷里,屎尿要放在塑料袋里。

有一次为了等紫貂,初雯雯在雪地里趴了一天,“冻得脑子都快炸了”。而像河狸这种动物,昼伏夜出,胆子极小,初雯雯就得在旁边一动不动呆一夜。“早上看照相机那个包,手一刮都是一层霜”。

到了夏天,初雯雯还要忍受丛林里可怕的蚊子。前几年,这里的边防兵养的一头猪,因为受不了蚊子叮咬,撞墙自杀。

(图为边防执勤的武警)

而初雯雯,一呆大半天,穿厚厚一层,都能被咬成“鳄鱼皮”。

年,她将这些照片汇集成册出版。在一张雪地里跳跃的紫貂照片下,初雯雯写道:

(初雯雯拍摄)

“一件貂皮大衣至少需要30只这么可爱的貂才能做成——好疼的数字。”

初雯雯还各处参加综艺,她希望更多人能反思,作为人类,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在《我是演说家》里,她说新疆总是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原因是气候变暖,雪山消融。“至于为什么会全球变暖,我觉得真的不用我再多说了。”

动物的悲剧在初雯雯心中埋下的仇恨,让她把人类和生态系统万物生灵划为敌对关系。

后来,她看到了故事的另一面。

那年,新疆遭遇了一场六十年不遇的大雪灾。雪灾过后,她去拜访一位老奶奶。

这位奶奶非常喜欢初雯雯,每次见到她都开心地合不拢嘴,奶奶家里的全家福都是初雯雯给拍的。但这次过来,老奶奶却一直在哭,抱着孙子不停地说:“全都完了,全都完了……”

老奶奶的大儿子死了。

大雪后的几天,奶奶家的羊丢了。羊是当地牧民的命根子,大儿子不顾劝阻,非要出去找羊。出去的当天下午,就刮起了大风。

第二天,人们在离羊群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他冻僵的尸体。

多年以来,初雯雯一直在抱怨当地人民对野生动物们的伤害。

(初雯雯拍摄)

她看见过从高空俯冲下来抓老鼠的白肩雕,撞到牧民围起来防狼的铁丝网上。因为伤势太严重,被截肢,再也无法飞翔。

还有被困在铁丝网上的羚羊尸体:身体已经被吃光,只剩下风干的骨头和一些毛发。

初雯雯他们曾经为了研究狼,给一头狼戴上了定位项圈,看它每天怎样生活。只是没过多久,这头狼就因为误食了牧民藏在羊尸体里的“憋气丸”死了。

初雯雯看到狼的时候,它的四个爪子都是血痂,躺在一片白雪地里,身下却是已经干涸的血迹。

但另一种隐秘的悲剧也同时在发生。在这块人和动物共生的土地上,长期和野生动物胶着着的牧民,同样苦不堪言。

(初雯雯拍摄)

牧民无法脱离社会角色,他们不仅是这里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体系里的一部分。

辛苦一年种下去的农作物被动物糟蹋,养了几年的羊被猛兽吃掉,也就意味着他们连过年的钱可能都没有。

这是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

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损失,铁丝网和毒药,夺走了野生动物的生命,但能让他们安心很多。

对于这里的牧民,活下去,比一切所谓的“意义”要迫切的多。

“还是要和牧民合作。”

思考了很久之后,初雯雯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比起憎恨,解决牧民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当时,网上有很多人问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想加入他们团队做志愿者,初雯雯看了只能干着急。她太穷了,多养一个志愿者,对她来说都是负担。

很长时间的探索后,94年出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她,创新了一套模式。

初雯雯的想法是,将这些河狸宝宝打造成明星,在网上进行直播,而在远方的志愿者,可以选择认养一只,看它们的直播记录它们的动态,还可以给它们起名字。

认养一只只需要每年支付块钱。这块钱,初雯雯将会把他们换成草垛,送给当地的牧民,而牧民需要承担的,就是在冬天的时候,照看生活在他们家农用渠里,没有食物的河狸。

第一步是调查每窝河狸的状态。初雯雯做了6页的表格,每个表格有十几项,从海拔、经纬度到植被的种类、周围村民的情况、周围野生动物的情况,将每一个巢穴变成一堆数据,再给他们编号。

冬天的新疆太冷,初雯雯每次出去调查都要带5只笔。笔写不了几个字就冻住了,初雯雯就把它放进挨着皮肤的口袋里,然后换另一支笔。

再然后是在每一个窝的旁边搭上红外线记录仪,把画面传到网上,进行直播。

个河狸家族,很快被认领出去了。有的孩子发来私信告诉初雯雯,块钱是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初雯雯感动坏了。

这几年,上万个90后、00后,站在初雯雯身后,守护着这些河狸宝宝,极难保护,以前总是在减少的河狸,短短3年内,从父亲交给她的窝变成了窝。

初雯雯还创建了“河狸食堂”公益项目,4年里,在乌伦古河流域,为河狸种了40多万棵灌木柳。

从设想到顺利运行,这4年,初雯雯的时间从不属于自己。

而当地的牧民,在这个环节里,也成为了这些动物的守护神。

有一年冬天,一家河狸将巢筑在了农用渠里,冬天渠里水干了,柳树枝被冻住了,河狸断了粮。70多岁的塔力哈提老人知道后,每天顶着严寒步行来回8公里,用小车拉着干草、胡萝卜,给河狸送粮,直到春天。

如今,周围牧民的农作物要是被野生动物破坏了,第一反应不是对着动物喊打喊杀,而是给初雯雯打电话,“我家的葵花被你的崽子们啃了,你快来下!”初雯雯会很快出现,自掏腰包赔偿给牧民。

不再担心生存的牧民,对动物们也表现出了人类骨子里的,对其他生灵的爱。牧民的草地和农田,不再是野生动物们的地狱。

后来,初雯雯被很多媒体报道。央视新闻用#90后女孩扎根新疆保护河狸#的话题来介绍她,初雯雯说:

“我这不叫扎根新疆,这叫在新疆呆着来帮各位网友落实爱心和善良。”

初雯雯很喜欢一张照片,是有一次和父亲出野外的时候,别人抓拍到的。

她把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写道:

“这么多年,你手里多了一根拐杖,我手里多了一个长筒。”

很多年后,初雯雯会变成前面拄着拐杖的人,当然也会有新的接班人,跟在她身后。

一代人接一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生活在钢铁森林里现代人,留下文明里最动人最柔软的一部分。

初雯雯总说,他们做的事情太小,不会有人记得。

但“此生没虚度,青山可标榜”,

阿尔泰山会记得,这里的野生动物们会记得。

我们也会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06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