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天敌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烟花赏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烟花》赏析
阅读推广人石头
狐狸和獾是好朋友,他们长相差不多,生活习惯差不多,但在性格上有点小小的不一样。有一天,他们买来了三个漂亮的烟花,大方的狐狸开心地与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烟花的美丽。
但任性又孩子气的獾可不愿意给别人看到这好东西。他拖着狐狸找啊找啊,他们总算找到一个“没有别人的地方”,这下总算可以独享美丽的烟花了吧。但真的是这样吗?
烟花对小读者并不陌生,象征着美好,但却短暂。烟花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烟花虽姹紫嫣红,但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孩子美好的童年也是如此,而自我意识则是成长中的一环。
生性天真烂漫的孩子遭遇烟花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跟随这只小狐狸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吧!
一、朋友之道
狐狸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体瘦小,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全身棕红色。而獾则体形粗实肥大,尾巴短小。外形相似,胖瘦不同,尾巴迥异。首页中一个面对读者的正面和一个面对五彩天空的背影,采用不同角度镜头的拉伸,彼此回应且畅谈着美好的话题。
这个铺垫的过程,重在强调他们长得有点像,而他们的性格是否也趋同呢?
他们都喜欢以植物的根、茎、果实为食。他们躲在玉米地里,毫不戒备地吃着一根根玉米,边吃边聊,很是投机,也很兴奋。但獾已经吃掉5根了,第6根也快吃完了,而小松鼠只吃完了一根,另一根刚刚开吃,还有一根未动。可以预见獾贪婪的本性跃然纸上了。
他们喜欢看书,一个躺在吊床上,一个躺在自己帐篷的门口。他们看得都很专注,互不打扰,但也看到了差异,狐狸悠闲自在,獾守卫在家门。獾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了苗头,而且是逐步扩展和加深的。
如果说吃玉米和看书都是独立自主的行为,那么分蛋糕、倒汽水就是一个分享的环节。
在分蛋糕、倒汽水这样很小的动作上,獾却很自私,为了自己多吃多喝,却告诉他的好朋友狐狸多吃零食不好、喝多了饮料也不好。而狐狸却丝毫没有在意,还都觉得很有道理。
通过吃玉米、看书和吃喝的场景,作者让我们看到了狐狸和獾是好朋友,年龄相仿却性格迥异。狐狸个性随和、坦荡、不争、不抢,而獾则是自私、贪婪、多话、主动。
朋友之道就是和朋友相处的方法,个人觉得与朋友相处要互相理解,互相忍让,不能自私,要为朋友多着想。
在分享的环节,獾更主动,可以更有分配权,也凸显其自私的本性。在吃相上,小狐狸细致而节俭,也突出其没有够吃,舔盘子、清杯底,而獾则狼吞虎咽,残留浪费,最后把瓶子里剩余的饮料也一饮而尽,贪婪而想而知,不顾朋友的不足,只顾自己的大吃大喝。这不是朋友之道。
二、自私的行为表现
性格上的区别反映在对待同一事情上的差异,烟花小贩就是一个时间点。
烟花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新事物,烟花是什么?他们从来没见过,他们遇到的新鲜事物。
狐狸大大方方先付了两枚钱,再拿到烟花。而獾则扭扭捏捏,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钱袋,恐怕被人抢去,更是先拿到烟花后再付钱。从付钱的方式看出獾自我的意识或对个人物品有着很强烈的私密性。
小狐狸抱着烟花和小贩打着招呼,而獾则只顾拿着两个烟花认真端详着,也顾不上与小贩再见了。可见獾此刻自我的意识,太看重自己手中的烟花了。
作者把年龄相当的两个动物暗喻为两个同年龄段的孩子,但心理发展或者自我意识发展的程度不同,或者说有强烈的反差。从吃玉米到分蛋糕和饮料,再到购买烟花,是不是獾的本性看的越来越清晰了呢?而小狐狸则表现出大众更为接受的一面。
小狐狸在空旷的场地上,美滋滋地点燃自己的烟花,烟花呈现出橘红色的放射状,作者用大篇幅的水彩画法给人以美的视觉冲击,而光影结合的色彩又渲染着场景,“太漂亮了,大家都被吸引过来”,整个画面美不胜收。
大方的狐狸首先开心地与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烟花的美丽,但轮到獾出手时,因为烟花是他花钱买的,任性又孩子气的獾可不愿意给别人看到这好东西,“这是我的花,我要自己看。”一个爱分享,一个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对待燃放烟花的做法截然不同。
小狐狸很单纯,有什么好玩的,都爱和树林里的小动物们一块儿分享,和他们很亲近。而獾的自我意识发展更强烈一些。
我们知道儿童发展最主要的一条线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型,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孩子不愿意分享,并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在他们的想法里,没有分享这种意识;或者是他们在生活中并没有看到大人分享;或者说有些东西对孩子自己来说很特别,不能分享。比如说这个烟花,非常特别,没有看到过,在獾看来就是不能分享的。而对小狐狸来说虽然也特别的,但表现的很大方有礼,这体现在家庭的教养上或者天生的本性的区别。
但分享与否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及自由,虽然我们教育孩子要分享,但孩子有权利做最终决定。
作者意在让读者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分享的基础是以自我满足为前提的,不能剥夺与批评,不能强迫孩子分享,不能强制性拿走孩子的东西,直接评判孩子对错。没有对与错的评判,这也是这本书没有丝毫评判一样,只是摆出了事实。
獾躲进自己的帐篷,他可不想自己的烟花被别人看到,结果……
没想要“砰!啪!”一声帐篷爆炸了!一个巨大的火球让动物们猝不及防,一个固定帐篷的地脚也被炸飞了,还有四处纷飞的石块,太危险了!
而被炸得黑乎乎的獾愣愣在发呆,这是他不曾想到的。头顶上三条垂直的曲线,解读出獾的内心感受,怎么会这样呢?很多大小读者看到獾的下场都笑开了怀。
獾第一次放烟花时,出现的状况是安全的吗?可以这样放烟花吗?
三、这里没有别人吧!
还有第三个烟花握在手中,尽管收获了帐篷里的“惊喜”,獾还是不容分说地拉起狐狸的手,执着地寻找那块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净土”。
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们的烟花,到处找隐蔽的地方。
獾拉着狐狸来到一个山洞里,黑黢黢的山洞石壁上有一双双眼睛,那是蝙蝠的家。
只好驾着一艘小船荡漾在水面上,结果看到了跳出水面的鱼。
他们又来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却在仙人掌背后露出了鸵鸟。
最后,他们一直从白天寻到黑夜。他们站在蓝色山巅之上,看尽山峦叠嶂和云雾奇观,只有几处松树孤独的存在,还有头顶上的月亮,最终“得偿所愿”,他们总算找到一个“没有别人的地方”,这下总算可以独享美丽的烟花了吧!但真的是这样吗?
最后一次放烟花时,作者有一个很长的铺垫,重复着一句话“这里没有别人吧。”可见他们为了不让别人分享烟花的壮美,从荒园来到山洞,从大河水面转战到无际沙漠,只是找一个无人的地方,两个人独享烟花的美妙,可谓用心至极了。
故事中的小狐狸和獾都无关对与错,小狐狸在生活中是比较随和、愿意“众乐乐”的孩子,而獾则“自我”意识强烈的孩子。獾赠品认为是两个人的,并没有去独享,而要两个人共享,也道出了獾成长的一面。至于其他们的“吃瓜群众”,则拒绝分享。
四、动物们耐心的等待
第一次怒放的烟花位于画面中心位置,吸引了周边的动物前来观看。都有哪些动物呢?
围观的动物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探出身、张大嘴巴期待再次一睹烟花的风采,小松鼠敏锐地跳到了中央,笨重的鳄鱼也爬了出来,烟花的美也是他们期待的。可獾为了独享却上演了一场帐篷内放烟花的危险闹剧。
第三个烟花如何燃放,动物们已经围成一圈眼巴巴地等着呢,小兔子和小蛇更是张圆了大嘴,已经目瞪口呆了。有几个动物呢?
这个围观的镜头是动物们的共同期待,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第一个的烟花空中释放的美丽,也不愿放弃再次燃放的瞬间。
尽管獾一意孤行地终于找到一个“这里没有别人吧”的地方,獾还信心满满地认为绝对没有人看到,而独自分享烟花的美丽,谁知远处的小动物们仍然看到了烟花,晚上放比白天更漂亮。出人意料的幽默结局,让孩子在哈哈大笑的同时,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獾不愿意分享,每次都搞得自己很狼狈,费尽心思地找没人的地方,想了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办法,可结果却吸引来了更多的动物注意,最终他们都收获了快乐,也包括那些获得意外分享的人。还不如大大方方地跟小动物们一起观看呢!
树林里的小动物们画的很可爱、也很传神,我们看见了他们对燃放烟花那充满好奇的样子。
五、提问环节
1、封面上的狐狸和獾分别是哪一只?
2、烟花是怎么做成的呢?烟花是怎样升上天空的呢?
3、在第一页中,两个小伙伴两个不同的位置,你认为他们都在说什么呢?
4、獾吃玉米吃的很快,为什么呢?而狐狸呢?
5、獾守在家门口看书意味着什么呢?
6、獾是如何分配粉蛋糕和饮料的?有什么理由呢?你认为这是做朋友的做法吗?应该怎么做?
7、狐狸和獾在买烟花时,是如何付款的呢?这体现出了什么心态呢?
8、小狐狸第一次燃放烟花害怕吗?为什么?你放过烟花吗?你又是如何做的呢?
9、第一次都有哪些动物来看烟花了?找一找?
10、獾说“这是我的花,我要自己看。”你认为对吗?要是你会如何做?
11、獾看上去好像很聪明,但其实是最倒霉的那个,分享出来也没什么亏的。你认为呢?
12、獾被烧得黑乎乎的,呆呆站在那里,他在想什么呢?
13、狐狸和獾对着最后一个烟花面面相觑,他们都在想什么呢?
14、他们找了多少个地方,才心满意足了呢?这回真的没人看见了吗?
15、最后一次观看烟花多了哪些动物?
16、升上天空的烟花不管从什么地方看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17、读完故事后跟孩子聊一聊,你喜欢狐狸还是獾?
六、烟花的启示
作者通过幽默、风趣的表现手法,把一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呈现给读者,獾不想让别的动物看到他的烟花,翻山越岭走到了很远的地方,即使这样又怎么能挡住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呢!故事很有趣,没有生硬的说理,没有任何的说教,只是通过有趣的图片和文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润泽孩子们的内心,也冲击作为父母的我们的内心。
故事内容很亲切,简单却有感触。狐狸和獾的想法和做法都没有问题,每个人看待事情的态度都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法各有不同,分享与不分享都在自己的意愿,但巧妙的是最后的美丽大家共赏。
故事非常有童趣,不教条、不批判,站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而我们成人往往更在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极力想把他塑造成别人心中“好孩子”的模样。但我们很可能忽略了孩子的个体感受,很可能正在削弱他们区别于别人的差异性。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果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看,獾也有优点,他知道那只烟花是属于狐狸和他共同的,即使不愿意被他人看到,他始终还是拉着狐狸一起看的,这也是獾的一个小优点吧。
简单的故事但寓意可不简单,结合小读者成长的阶段,小读者不一定全能理解,但对分享还是有帮助的。等到有一天,他们都长大了,会明白分享其实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也变得和狐狸一样,爱和大家一起分享有趣的东西了。
一个生活中简单的实例,能揭示出孩子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特征,就如同林明子的《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出门之前》《我一直一直朝前走》等作品一样,虽然小事不足挂齿,但却有着深刻的意向特征。作者已经走出了传统文化及节日绘本的局限性,我看好作者的潜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