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zherpaint.com/m/所谓无为,不是不作为,无德,不是没有德行,是没有目的,不求回报的去做事,不求功德,便是最大的功德。人活于世,都想要有所作为,但是当你为了有作为,而去做事的时候,心念就变了,变得急于求成,贪图利益,只有抱着不求、不贪、不念的想法,去做事,去行善,才是有作为,才是大功德。施恩得福,行善无殃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是一帆风顺,都或多或少要经历一些事情,得到他人的帮助,恩情不论大小,我们都要永远铭记在心,哪怕是点滴的恩泽,当我们有能力回报的时候,要竭尽全力相报。唐山大地震是我们中国人难忘的痛苦记忆,而在这场灾难中,却有一件奇事。有一个老人,是唐山一个水库的管理员,他平时喜欢钓鱼,没事的时候,便把钓回来的鱼,放在门口的水缸里养着。有一天晚上,他听见外面有声音,感觉不对劲,以为是什么野兽,便拿起趁手的农具当作武器,小心的出了门,一看,原来是一只狐狸,掉进了养鱼的水缸里,怪不得最近的鱼总是莫名其妙的变少,总算找到了罪魁祸首。老人便想把狐狸除掉,可仔细一看,狐狸的眼角好像流出了泪水,一脸惊恐的样子,好像是在求饶,老人一时心软,便放过了它。可是他不知道,这只狐狸,救了他的命。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正在睡梦中的老人被一阵急促的抓挠声和鸣叫声吵醒了,醒来一看原来是那只狐狸,狐狸焦躁不安的叫着,不时的望向门口,还咬着老人的鞋带,老人感到困惑,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出了门,这时,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骤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倒塌。那位老人到现在也依然忘不了曾经那一幕,他认识到了动物,也是和人一样,具有思维的,有灵性的,尽管他们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保持的天性,是善良的。施恩不图报,积德最重要梁武帝:“我自即位以来,修庙建寺,捐财捐物,赡养了不少僧人,我自己也经常吃斋念佛,这样,我是不是便有了很大的功德?”达摩:“无功无德”梁武帝:“怎么才算有功德呢?”达摩:“要洁净完满的得道者才有,这样的人世间很稀有”梁武帝感到心中不平,自己做了那么多善事,可还是被说没有功德,便赶走了达摩。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便问道,我内心虔诚,建造了不少寺庙,也捐助了不少财物,但为什么达摩却说我没有功德呢?志公大师回答他说:建寺修庙固然是大功德,但是经常挂在嘴上说,便是最失功德的一件事,因为这就是在刻意贪求功德,心念就不纯了。一个人真正高贵的品格,不止在于他做了多少好事,帮助了多少人,关键是他的存心。唐山大地震中得救的老人当时一念慈悲心,放生了狐狸,没有想得到回报,却意外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而梁武帝一心求功德,却没有得到丝毫功德。《道德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真正有德行的人做事是无为而为,没有目的,顺势而为,顺天道而为,不求功德而功德自来,不求名利而名利自来。无我无私地付出奉献是最稀有珍贵的品质,施恩却从不图回报的人是最伟大的。假如一个人给别人恩惠是为了回报,那他帮助人的本意是变质的。种善因,结善果,受恩莫忘,施恩莫念古人说:“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你种下的善因,终有一天会结出善果。但是这种行善也要像播种一样,种到土里面,不能被太阳晒到,否则不会发芽。就像人做善事要让别人知道一样,不会有功德。古人主张行善不知,就是让人暗地做好事,积阴德,虽然别人不知道,但是德行却在积累和增长。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施恩使人得福,行善远离灾殃。文:心悦轻分享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