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黄河壶口瀑布落壶口

发布时间:2025/3/16 13:53:2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www.xftobacco.com/zzbb/

从宜川古城朝东,沿仕望河而下,出了川口,便是古今中外驰名的壶口。“禹治水,壶口始”要知这里为啥叫壶口,说起来还有一个优美神奇的故事呢!

传说上古时候,黄河流域,洪水遍地。人们没有居住的地方,只得扶老携幼,东西漂流。有的爬上山去找洞穴藏身,有的就在树上象鸟雀一样做窝。当时,陕北延川有个高出水面的小村子,住着个小部落,有个部落长叫鲧,他眼看着全部落的生命财产,都被洪水吞噻了,便带领部落人众,决心征服洪水,治理天下。他到处筑坝拦河,防洪治水,可是搞了三七二十一年,还是不见成效,洪水依然四起,泛滥成灾,一气之下,便跳到水里,变成鱼游去了。

这时鲧的儿子禹已长大成人。他浓眉圆眼,紫红面皮,胸口、腿肚、手臂上都长满了黑茸茸的毛。因他脚大、手大、身体高大,人们便叫他大禹。大禹小时候曾跟父亲治过水,眼见洪水如猛兽,吞噬了部落村庄。伤害了父老百姓。因此在他父亲死后,他变悲痛为力量,毫不犹豫地继承父业,挑起重担,继续治理洪水,不完成这个大业,誓不罢休。

有一天,大禹手撑竹杆,站在用葛藤束绑的木排上,漂漂荡荡外出,去考察水情,忽听远处传来一个姑娘的歌声:

谁见了白狐狸,

谁就可以做国王;

谁娶了涂山的女儿,

谁的家道就兴旺。

大禹忙着治河,又刚死了父亲,那有心思听歌,便继续往前游。猛然一个恶浪扑来,打得木排-颠一簸,他急忙用手扶住竹杆,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落水的白狐狸,张着大口,肚子喝得鼓鼓地,在洪水里漂流。看着,看着,大禹动心了,他很可怜这只小生命,他想:我要不及时搭救它,它就会被洪水淹死。于是他站稳双脚,把手中的竹杆往前一伸,在水中拨划了几下,便把狐狸打捞了上来。

白狐狸耷拉着头,一口一口长出气。他伸出大手在白狐狸肚子上按挤了几下,狐狸嘴里吐出了清水和白抹。过了一阵,便慢慢睁开眼睛,看看大禹,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请您再把我送回家吧!”

大禹一边开木排,一边问:“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就在前面那个小山嘴上,这里叫涂山。”

“好,我送你全家团圆。”大禹把竹杆一撑向涂山划去。

涂山在洪水中,像漂泊的-叶小舟。大禹把木排靠近岸边,白狐狸像久盼亲人一样,“蹭”地一下跳上岸,也没回头看一下,眨眼就不见了。

大禹想:“看她刚才说得多好听,一靠岸,也不打声招呼就跑掉了。早知如此,我也不误着功夫来送这忘恩负义的家伙。”说着正要弯转木排离岸,猛然从涂山之后,跑出一个仪容秀美,态度文雅的女子,她披头散发地哭喊者说:快救救我吧!我全家都被洪水困在小岛上,请你运我逃个活命吧

“你,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困在这里?”大禹问。

“我叫女娇,是涂山氏族酋长的女儿,我们全部落的的人都被洪水灭绝了,只留了我一个,请你行行好吧!”

“我,我也无家可归,送你到哪里去?”大禹忧虑了一下说。

女娇果拉道:“你我都是孤苦伶们的人,我们两家合为一家吧!”说着一跃,跳上刚离岸不到几尺的木排上,抓住大禹的竹杆说:“我是知道的,你叫大禹,专门在外跋山涉水,治理洪水,我在家会给你做饭冲茶缝衣服的。”

大禹没吭声,心想:“真倒霉,刚送去狐狸精,又遇到一个女娇娘,这真难撂手啊!”

女娇揩了一一下泪,乞求地说:“你就答应吧!我还会给你唱最好听的歌哩!”说着又唱起了古老的歌谣:

谁见了白狐狸,

谁就可以做国王;

谁娶了涂山的女儿,

谁的家道就兴旺。

唱到这里,她兴奋地笑了。她低下了头,脸红朴朴的,象颗成熟的野山果。就这样,大禹和涂山的女娇结了婚。一结婚,就外出,忙得一点也顾不上回家。女娇几次求鸿雁和黄鹤去传口信要大禹回家来看看。

这天,大禹外出勘察水情真的回来了。女娇高兴得脸上绽出一朵花,跑出跑进,急着给大禹泡茶、做饭。大禹不声不吭,坐在一一个石桌旁,蹙着眉头,在总结父亲治水挫败的教训中,从新设计治水的新方案。女娇用芦草烧开陶锅,顺便端了一-把陶壶,揭开壶盖,特意抓了一把从山上采摘的山茶放进去,冲上开水,双手恭恭敬敬端到大禹面前,放在石桌上,又取了个陶杯放在他手边说:“你先喝口暖心茶,解解渴,解解乏,我再给你端饭去。”大禹一心扑在治水上,涂山氏的这种热情话语,他好象一点也没听见。当女娇端着米饭上来时,只见大禹蓬头散发,打着未脚泥腿,象个痴呆汉子似的直发愣,不由“卟哧”笑出声来,这才惊动了大禹,他转过身子问:“你笑啥哩?”“笑啥哩,我笑你这个憨憨女婿生瓜蛋,连个水也不喝,饭也不吃,光知道治水,治水,治一-水一。”

“就吃,就吃,马上就吃。”大禹一拾站起来,谁知打满结茧的笨手一张扬,不料把石桌上的陶壶、陶碗撞翻了,米粒和茶水混在一起,从石桌上往下溢流着。女娇一见,急忙用手往起拾揽。高聚起的水,从她揽饭的湿水小印上自自然然地流下去,跌落到脚地,溅到大禹的赤脚泥腿上,烫得他又烧又痛,双手乱抓。

这时大禹才如梦初醒,顿觉嘴干舌焦。他忙扶起陶壶,捉住陶把,顺便拉过一个陶杯,高高提起,往出倒了起来。那知由于好心的涂氏茶叶放得太多,泡涨的茶叶把小小的壶嘴堵塞了,一点也倒不出来,反而茶水冲开壶盖,洒了一石桌。

女娇一见,忙移过茶壶,用手指头从桌上的溢水中朝干处一划,积水从划口中畅流

而下。她取笑大禹说:“你真是个实实脑子,壶口堵住不通了,茶水咋不重开壶盖往出流呢?”说着她用筷子在壶口上捅了捅,用嘴对着壶口吹吹,反手一倒,淡紫色的茶水“嘟嘟嘟”地从壶嘴上倒了出来,不几下,就满满倒了一杯,双手递给大禹

大禹痴呆地好像在看魔术表演,他接住茶杯目不转睛地看着壶嘴,道姓地憨笑着,用一只手锤了自己的脑门儿说:“哎呀!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有甚办法了?”女娇问。

“有你给我的办法了!你看。”禹指着壶嘴和石桌上手划出的湿道道,说:“爸在世时怎么光知道堵水截流。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火无情,水力无穷,人的力量怎么能堵挡得住水的自然流向。我看咋不象你这样疏通壶嘴水道,引水落石出归槽长流而去呢?”说着拍了一下女娇的肩膀:“谢谢师傅!”便一拾站起来,从家里跑出去了。

女娇看着大禹的背影,不住地高喊者:“自家人,不用谢。以后你用得着了,就说一声。可是你还没用饭哩!”

大禹头也没回地说:“我知道,你先吃吧!”大禹一出门,就撑着竹杆,驾着木排起身了。他过延川、延长,沿着晋陕山崖峡谷,向宜川方向流去。他穿过圪针滩、七狼窝、走过九转十八弯,来到一个峡谷地带,只见涛涛汇集的黄水,由五六百尺,突然收缩成不足百尺的细腰,横亘着一条青石高山脊梁,挡住了黄水的去路。河水象百头大雄狮在怒吼,如亿万条金龙在狂舞,似饭店沸腾的大开水锅,满满滥溢地闯不出去,顶在石岩上发出疯狂的吼声。大禹仔细观察了父亲曾经错堵了的痕迹,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农田、山间小路、人畜生命,便决心像妻子女娇捅壶嘴、划水道一样开凿座青石梁,让洪水从这里畅流而过,那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大禹凿山一声令下,臣民一齐动手。大家挥舞石斧、石刀、骨铲、木耒,齐心协力,开凿山石。他身先士卒,拿了一个石钻搭在紫青的岩石上用手摇钻了起来。

石钻如风一样旋转,火花闪闪,石渣飞溅,浅灰、深青、紫黑色的石岩,一个一个被钻了一尺多深,现在依然显见。群众说:“壶口龙槽,九里十三丈,这是一年一寸一分磨成的。”可见当时大禹开凿时的艰辛了。据说这种与自然搏斗的精神,直感动得天上老君给他送犁、地上龙头普替他拉犁,他即亲自扶犁,一犁一条沟,一划一道河。只是这壶口山门,山石坚硬如铁,怎么也凿不开,老君劝他何不改道而去,大禹说:“岩石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铁心。自古道:‘石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天然壶口一定能凿通。众人跟着大禹,连住凿打了九九八十一天,便把这个青山脊梁凿开了。积聚的洪水咆哮着,象脱缰的野马,出笼的猛虎,从这里闯出去,急剧直下,跌落到几十米深的河槽中,象个悬挂着的白色大水帘,形成黄河上一个十分壮丽的大瀑布,远远望去,真象收在一一个巨大的壶里。因此,后人就叫这里为壶口。

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劳,把他住过的村庄叫禹居村,他凿开的龙门山谷叫禹门口。壶口现在成为中外人们旅游的圣地。人们以壶口命名的有壶口村、壶口乡和壶口瀑布。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人赞道:“天下黄河一壶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7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