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鱼

新书推荐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

发布时间:2023/9/21 16:42:10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

1.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长大拥有大智慧,是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2.每个孩子都是天生哲学家!让孩子在哲学问答中爱上思考、拥有大智慧!

尺寸:*mm

开本:16开

印张:9.5

页码:

定价:68.00元

字数:千字

装帧:四色、单封、锁线胶装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分类:儿童哲学-通俗读物

ISBN:-7---6

王歌(著):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领域涉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年后旅居德国。

LensforKids:一个为陪伴3-11岁孩成发起的综合美学项目。我们通过美学教育,来守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力以及对美的直觉。力求让儿童看到更多“对的、好的、美的”东西,激发他们原生的创造力和鲜活的表达。

人为什么要做梦?

妈妈,你死后,我怎么找到你?

怎样才能算是好朋友?

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

我为什么会害怕?

为什么伤心时会流眼泪?

为什么小鸟可以飞,我不行?

……

孩子是天生的提问高手。提问是他们对万物纯粹的好奇心,是他们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那些看似简单幼稚的提问,有的直击生命本质,有的甚至是哲学家们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获得怎样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本书中,作者用孩子也能读懂的语言,回答孩子关于自我、社会、万物的26个哲学之问。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之惑,到“什么是好朋友”的社会之问,再到“过去的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飘渺概念……那些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作者和孩子一起追问、探讨、对话,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

1.北大哲学博士后王歌,儿童哲学研究者,专业又温柔地解释世界!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结合儿童哲学研究及国内外生活经验,给孩子通俗地讲哲学。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王歌还在书中亲授与孩子对话交谈的方法,让父母与孩子一起追问、讨论,轻松进入哲学世界。

2.从日常问题出发,用孩子也能懂的语言,直击哲学经典!

从日常绘本故事入手,直击哲学经典问题。全书没有难懂的术语,一步步引导孩子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打开哲学思维的大门。

3.独特的互动问答,让亲子共读更有趣,带来高质量亲子相处时光。

书中通过不断提问、追问,让大人引导孩子互动思考。即便是《狼来了》《皇帝的新装》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能延伸至大哲学家康德关于谎言的哲学讨论,带来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时光。

4.随书附赠音频导读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倾情作序,诚意推荐!

5.美学教育团队LensforKids精心打造,原创全彩插图!

由毕业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的插画师罗曦冉,针对每个问题一一绘制,色彩活泼又充满想象力,培育孩子对美的直觉和创造力。

推荐序

会提问的孩子就是哲学家

作者序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第一章我是谁

我是谁?

我可以说谎吗?

为什么我会忘记?

为什么我会害怕?

为什么偏偏是我?

第二章奇怪的人类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有什么用呢?

妈妈,你死后,我怎么找到你?

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三章条条框框的社会

怎样才算是好朋友?

我可以不听话吗?

我为什么必须上学?

规则是从哪儿来的?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去工作?

第四章地球中的问号

鱼的灵魂会上天堂吗?

垃圾都去哪里了?

花儿也会疼吗?

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最小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吃一小勺黑洞会怎样?

第五章摸不到的概念

美的东西为什么美?

什么是公平?

过去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什么是“什么都没有”?

世界上有鬼吗?

吃了一口的苹果还是苹果吗?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王歌

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因为哲学可以培育独立思想。

哲学能让孩子练习独立思想吗?在这样一个信息唾手可得又鱼龙混杂的时代,真正实现独立思考谈何容易。就连专业搞哲学的人,对精神独立不弃不离的有几人?这个社会充斥了太多速成、速朽观念,人人都想立竿见影取得成效,而想真正领略个中幽微、精妙,不论在什么领域,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琢磨和钻研。

思想并不容易,独立思想则更加难得。因为我们常常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思维惯性与惰性,更多时候,我们甚至害怕独立思考带来的不安。

做一点哲学的练习,更像是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既是针对外在,也是反观自我的。学习对世界好奇,毫无恐惧地发问,同时也考察自己的盲点。

现在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提问题时,脑子里也预设了正确答案,或者期待别人的现成答案。意识到这种压抑,作为家长或老师就会知道,与孩子展开自由的谈话多么珍贵。很多时候,孩子的回应会异想天开,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谈话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

哲学很难直接培养什么能力,有时却能让你停下某个积习,使人讶异、发问。也许在学会常识之前,先是强词夺理。但是它会把思想慢慢琢磨出光泽,使孩子成为孩子,使你成为你。我希望,通过与孩子们展开哲学对话,我们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自己,敢想、敢生活的自己。

问题从哪儿来

孩子们每天都在提五花八门的问题,很多问题与哲学关系不大。这本小书中的问题参考了哲学绘本和当代哲学界持续探讨的经典哲学问题,但绝大多数都来自孩子们的直接提问:有的来自我和一对双胞胎儿子小泽和小远的日常对话,有的来自在小朋友们那里进行的征询搜集。

大家不必因为这些经典的“大问题”而有“掌握答案”的负担,在日常对话中,别怕孩子的问题太无聊或太高深。高明的提问,多不是现成的视角、概念和问题。大人与孩子可以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不同角度的回答,甚至可以是匪夷所思的回应,但至少保持开放。

我们还要郑重其事地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思维的表达依附于语言,不能因为孩子还没有掌握套路,就不以为然,置之不理。像理解诗一样,试图去理解孩子的语言;像尊重艺术一样,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重复。厌倦重复本身,就相当乏味且不敏感。

我期望本书能够成为一个引子,先是有点“脚本”丰富对话。最好是鼓励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发问,如果在家庭或课堂能形成一种哲学探讨的习惯,会生发出很多惊喜。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没有最终答案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好多貌似是提问,但又不是真问题的问题。学校课本中的提问,更多是自问自答。久而久之,我们往往就形成了一种理解:问题和答案是现成的,答案也大都准确而固定。

等孩子们进入高年级,或者日后进入比较前沿的领域,他们会发现,没有现成的问题,问题是要自己找的。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艰难,也基本设定了结果的路径。此外,答案也不那么容易获得,通常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些阶段性的答案,甚至有时候,我们做了长时间的工作,也只是排除了一些猜想,或发现问错了问题。

没有我们通常期待的“最终答案”,可能会让人觉得怅然若失,甚至完全不适应。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鼓励孩子们提问,提真正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提问。不管问题看似多么简单,多么大而无当,多么无聊无用,十个问题中总会有两三个特别闪光。如果刚开始没被认真对待每个问题,可能日后也没有办法以提问的方式,将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保持下去。

举一个小例子,一个孩子问:“为什么有风?”严格意义上,这也不是个哲学问题。或许常规的方式就是给出一个关于气候的解释,用所谓自然科学的内容来回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以哲学的态度反思这个问题:“风”作为一个词语是怎么出现的?如何有了风的意义?除了自然科学角度,解释“风”还有神话的视角、宗教的视角,甚至文学的视角,这样,一个问题就有了多种面向。

哲学是最没大没小的

哲学不承认现成的权威,它希望给出理由,把事情讨论清楚。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说服的过程,论理的过程。本书的论理,我并没有因为是回答孩子的提问而太打折扣,不同于成年人的地方可能只有两处:一是引用了一些绘本故事,再就是少用一些术语。除此之外,我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话来表达。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理解不了。我个人觉得,“不懂”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专门做研究的人,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文本,依然有很多不解之处。或是当时觉得懂了,但多年之后,通过同行的研究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

我想说的是,“不理解”是人文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认知的动力。我比较质疑培训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学习更多的是沉浸,润物细无声。

对于依然难懂的概念,可以给孩子们丰富一点的“被动词汇”,他可能头一两次听到时,不求甚解,但是慢慢积累,孩子们可以在上下文中丰盈自己的理解力。也有研究证明,孩子要是在一个语汇比较复杂和丰富的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培养未来的人文素养和阅读写作。

怎样使用这本小书

最好一周有一个时间段固定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也可以找一些涉及类似问题的绘本,把讨论的亮点记下来,使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思考作品。

做“儿童哲学启蒙课”的初衷之一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形成讨论的习惯。这种讨论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看完了电影,听完了音乐,读完了绘本,有了共同的经验,然后来探讨。或许可以翻到相关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了不同想法。

和孩子讨论时,可以尝试的几种小方法:

1.过去是怎样

比如讨论“为什么有惩罚?”可以通过北京菜市口、欧洲断头台的历史去理解,过去是通过公共空间的施暴来产生威慑。到了当代,法律抛弃了酷刑,刑罚远离了大众视野,重要的不是“惩罚罪犯”,而是让公众知道罪犯已经受到了惩罚的事实。没有过去,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在。

2.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对事物的运动给出了“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比如我们考察一个东西为什么运动,可以讨论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属于这一类?它的动力或后面的推动者是什么?它的目的/目标指向哪里?刨根问底,究其来处。不断追问

它是怎么形成的,有时会把我们引向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

3.词如何达意

没有学外语,语言仿佛是透明的。学了外语,会对母语有新的领悟。有时可以找找一个字或者词的来源,追溯到繁体字,甚至甲骨文。要么在中文和外文之间相互翻译一下,比如英文的“is”,可以是“有什么”,也可以是“是什么”。再比如,有时同时有几个词指同一个东西——有的

名字消失了,有的名字还在用。而如何用,其实透露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方式。举个例子:我们早晨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叫启明星,或者晨星;黄昏时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叫长庚星,或者暮星。而这两颗星其实指的是同一颗星——金星。所以,这几个词指的真的是一个东西吗?

4.另外的可能性

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森林里的小房子》,故事中一头好心的小鹿在小房子中容纳了躲避猎人的小兔子和狐狸,后来也帮助了饿坏了的猎人,最后大家放下猎杀本能,和平相处,皆大欢喜。但故事的讲述并未就此结束,我们一起设想了这个故事的残酷版。正因为有了残酷的可能,小鹿化解干戈的力量才令人动容,森林里的小房子才仿佛超越尘世的爱之家园。

5.怀疑开始的地方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总结了四条科学的方法:

◎不接受不确定的东西,别人说“对”远远不够,还要自己证明证实才行。

◎把每一个看上去很难的问题分为最小部分,一点点、一步步地解决。

◎按照顺序排列问题,从简单到复杂。

◎把一切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完全列举出来。

如果简单表示这四条,第一步怀疑是归零;第二步化解成最小单位1;第三步由简到繁,就是多或N+1;第四步完整性就是全或A(All)。这样看来,笛卡尔的方法论就带有了逻辑上的美感。笛卡尔科学方法的后几步是技术性的,而第一步不轻信、不盲从,要求“亲证”却是需要勇气和意志的。

希望我们都能和孩子们一起,给这种勇气和意志创造可能性。

会提问的孩子就是哲学家

郁喆隽

在德国电影《柏林苍穹下》的一开始,天使俯瞰人间,念出了如下诗句:

当孩子还是孩子,他总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我是我,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里,不在那里?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宇宙会在哪里结束?

阳光下的日子会不会只是个梦?

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东西,会不会只是假象?

是不是真的有恶存在,是不是真的有坏人存在?

为什么,我在有我之前不存在?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我不再是我?

请问诸位,你有多久没有提出这样玄妙而又无用的问题了呢?如果你现在偶尔还提出类似的问题,你是否能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呢?如果你许久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你已经不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抑或是因为你相信总有人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你来说,这些问题已不重要。

然而我确信,当你我还是孩子的时候,都曾经在自己心中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某些问题甚至曾经让你辗转反侧、反复思量,却没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也许小时候你还问过自己的父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给你一个答案,有时候他们甚至感到尴尬,会让你不要再想这些伤脑筋的问题。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发问的兴趣。

不过更为糟糕的是,你失去了发问的能力。

不经意间,你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孩子。在一个现实而功利的世界中,成年人不需要发出无用之问,而只需要实际解决出现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

我的父母也从来没有给我任何一个上述问题的答案。当长大成人后,我逐渐对此表示理解,我相信他们和我小时候一样曾经提出类似的问题,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大概也从来没有给他们一个答案。

出于很多偶然的原因,后来我成了一名哲学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重新读到那些问题,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哲学问题。“为什么我是我,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里,不在那里?”这些在哲学中叫作“同一性问题”,属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是我”的问题,那么可能会出现如下的场景:你去年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到了今年,银行找借口说“你不再是去年的你”,而不再承认那个账户里的钱是你的。可想而知,任何时代如果没有检验同一性的标准,社会将会乱套。

而“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宇宙会在哪里结束”看似是一个宇宙物理学的问题,但根基上还是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中,何谓“时间”,何谓“开始”和“结束”都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此提出过著名的“二律背反”命题。

说“阳光下的日子会不会只是个梦?”“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东西,会不会只是假象?”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领域——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感觉会出错,那么如何保证我们的认识是可靠的呢?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恶存在,是不是真的有坏人存在”,则是道德哲学(伦理)中的典型问题。

而“为什么,我在有我之前不存在?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我不再是我”则是一切发问的根基——当我提问的时候,有一点可以确定,即“我”的存在。然而人终有一死,人死后“人”还存在吗?人类的各种思想流派和宗教信仰都尝试回答或证明这个问题……

原来,会发问的孩子已然是哲学家了。

成年人不再提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遗忘。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就是回忆。孩子发问,长大了遗忘,成年人不再提问——这似乎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如何能走出这个宿命式的循环,是我作为一个教师一直在想的问题。

当我看到王歌的这本《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的时候,心中不禁产生了一种同行的赞叹——终于有人做这件事了,而且还唤醒了孩童时的好奇心——这些问题我小时候都问过!

很多哲学的普及读物都以哲学家(流派)或者哲学史来串联,其实对普通人而言,哲学的第一动力恰恰是一个质朴的质疑,一次好奇的发问。

这本书中就包含了很多孩童式的提问,例如“我可以说谎吗?”“梦有什么用呢?”读完这本书,我个人感觉它不仅仅是给孩子的,也是给家长和成年人的。最好的阅读方式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阅读,阅读之后最好还能有发散思考、讨论和辩论。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孩子回答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值得追问却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回答,还蕴含了另一个功能,那就是让成年人重拾童心。有时候成年人难以和孩童交流,并非因为孩童的幼小和无知,而是因为成年人的偏狭和势利。美国心理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就曾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说:“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束缚。”

我虽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但依然相信世界偶尔需要“天使”的降临。天使不仅带来祝福,还要提出问题。有些问题或许像种子一样石沉大海,落入沙漠荒原,但总有一些问题落在了沃土中,有朝一日它们终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在此意义上,我愿意相信这本书就是一颗天使播下的种子。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精神有三重境界——骆驼、狮子和孩童。骆驼将一切重负都背在自己身上;狮子要攫取自由,在它自己的世界里称王;而“孩童是纯洁的,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

你愿意成为一个孩子吗?

你愿意重新成为一个孩子吗?

你愿意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重温童心吗?

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7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