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狐狸鱼 >> 狐狸鱼的形状 >> 陈胜吴广起义中的千年套路,现在的你是否熟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也让他俩的名字被后人广为流传。当初语文课本学习时没多大的感受,现在再看发现里面充满了套路。千百年前古人玩的套路,现在依然眼熟。
陈胜墓碑扯虎皮,拉大旗,善于包装
造反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的事,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的活,一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更倒霉一点的下场,就是把祖宗十八代全给葬进去。秦朝的律法严峻,尤其是连坐制度更为恶心。你的一个举动,说不定把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也给牵连进去了。所以要想发动群众,你得先找个正当的理由,打破人们心中的顾虑,把自己包装一下。不然,没有谁会为了你,不顾身家性命豁出去。尤其是对老实巴交在地里刨食的古代农民来说,但凡有一丝盼头,没有外力作用,想让他们跟你干,很难。
陈胜吴广的办法就是诈称是公子扶苏和楚国贵族项燕领导的,告诉大家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们会获得很多人的认同,站在道德的高点。一方面,这这两个人都很有声望,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这杆大旗的号召下,有心的肯定会应声附和,不管他是何目的。队伍壮大了,到时他们也就不是孤军作战了,不会那么的突出,所谓的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就作为平常人来说,如果你做的事没人去做,你肯定会心有疑虑的。当大家都积极响应的时候,这时你会说,哦,看来这事没问题。另一方面,扶苏已经死了,项燕逃亡生死不知。那时的信息传递极其的落后,很多人都不知道扶苏的死亡,项燕更难去找寻。所以他们不用担心会有人跳出来辟谣,揭穿他们的计谋。等到做大时,即使是项燕也不会有话说。因为这也是符合他的利益的,项燕即使知道了,最多会打出自己的名头,组建自己的队伍。所以,在这虎皮下,他们势如破竹,很快崛起。
汉末黄巾军起义后来的黄巾军起义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旗号,也是给自己身上披了一层皮。再比如元末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鼓吹明王降世,发动红巾军起义。他们都是在给自己先找个很正当的理由,把自己包装得高大上。没有一个唬人的名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跟随。历史上很多讨伐叛乱的都自称正义之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包装呢,在大义的虎皮下,拉起自己的大旗,达到自己的目的。
舆论先行,造势起来
古人在大事来临前都喜欢问卜一番,这是受中国文化长久影响来的。陈胜吴广问卜完成后,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把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帛书暗中放进鱼肚子,让人发现;第二件,夜晚,在神祠附近装神弄鬼,模仿狐狸叫声“大楚兴,陈胜王”。果然人们看待陈胜的眼光就如同神人了。那时的人很信奉这套玩意,陈胜就这样把舆论造起来了。陈胜让人觉得,他称王是天经地义的事。打消众人的疑虑,让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他。
他的这套封建迷信做法,后来模仿者也是层出不穷。刘邦的斩白蛇起义,汉末张角的太平道,元末的红进军,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等,都是具有一定的神话迷信色彩。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有效的舆论手段,但时移世易,今天的我们在造势时可能要更加的谨慎。
刘邦斩蛇起义噱头爆点足,核心竞争力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由陈胜口中喊出,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这句话,可以说是陈胜队伍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人都有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梦想,但不是个个人都能实现的。陈胜的一句话,唤醒了他们内在的动力。即使他们身份再卑微,也敢于起来反抗,敢于为自己拼搏个前程出来。陈胜释放了众人心中的欲望,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灾难。《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的部下后来很多都自己自立为王,脱离了掌控,吴广也被人用陈涉的诏令设计杀死。陈胜自己最后,也被手下杀害作为晋升的资本。但陈胜最开始发起的这场起义,最终却成功地推翻了秦朝。一个叫刘邦的家伙最终做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利用大众同情弱小的心理,煽动大家情绪
《史记》里记载,吴广一向能爱护被人,戍卒也愿意听从他的调遣。吴广故意几次激怒管事的军官,故意让他在众目睽睽下鞭打自己。就是为了让大家同仇敌忾,掀起大家的愤怒。在大家的眼里,吴广就是他们自己的化身。看着吴广被打,我想大家一方面是同情,但更多的怕是恐惧担心。害怕自己会像吴广一样,被鞭打杀害,毫无安全感。所以在吴广趁机杀了官军,鼓动大家造反时,才会有人答应。
陈胜吴广起义中的不少套路手段,之后的历史中也屡见不鲜。到了今天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使用过。但凡事皆有利弊,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有符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的套路手段,对他人没有伤害的套路,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的。